第一期我们来分享一本小书《童话心理学》,首先介绍下作者,河合隼雄,他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亚洲第一位荣格学派的学者,后在日本文化厅和教育部工作。他的《孩子的世界》也非常受家长欢迎,大作家村上春树最喜欢的心理学家就是河合隼雄,甚至专门去拜访并写了一本书《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
说到荣格学派,熟悉心理学的人就会想到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这些概念。是的,这位靠心理学读懂人心的河合隼雄潜心研究世界各国的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多年,他说:“童话诞生自每个人的心中,隐藏着我们心灵最深处的愿望。童话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玫瑰公主,金鸟,画眉嘴国王,每个熟悉的童话背后,都隐藏着人类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有人在童话中会发现“教坏小朋友”的桥段,而希望修改。
其实童话是怎么来的呢?
作者讲了一个故事,有天,在街区的图书馆站着看书,不经意间听到几个主妇们的闲聊。她们说,有个孩子因为父亲留学,随他一起去了瑞士,结果孩子在瑞士忘记了日语,每天说德语。最近回国了,立刻想起了日语,成绩很快升到了全班第一名。主妇们对这个“神童”也好,“杰出少年”也好,的故事津津乐道。但是作者却明白这个故事和事实有很大的出入。他们说的少年正是作者的孩子。孩子去瑞士和最近回国是事实,但是忘记日语,成绩很快成为全班第一却不是。为什么主妇们如此热衷于这个明显具有常识缺陷的话题,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符合她们的主观想象,不难发现,我们的童话中也有无数“杰出少年”“神童”的故事。这些共同的期待流传下来,便成为童话中的原型。
童话来自于民间故事,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隐去了时间,地点,名字,跨越高山大海,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孩子们弄不懂复杂的文化背景,但是可以看童话,接受各种资讯的成人也可以在童话故事中发现乐趣。童话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但在面临人们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的人生基本命题中,却能给我们安慰和启发。荣格派的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童话中蕴含着原型,并且是最古老,最抽离具体时代和社会的原型。这种原型体验符合人的普遍心理,因此被很多人接受,而流传下来。
大家读童话的时候,会有很多和现实不一致的地方。比如说在社会中,我们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可是童话中却告诉你《白雪公主》想毒死女儿的也是妈妈,并且河合老爷子无情揭露:在这个故事最初的版本里,母亲就是亲生的。在社会中,我们都相信“勤能补拙”“一份辛劳一份才”可是在童话《三个纺织女》中,最懒惰不会纺纱的女孩就变得成功。在社会中,我们相信“言必信,行必果”,可是在童话故事中,青蛙王子是被公主仍在墙壁上才变成王子。世界上有多少箴言,就有多少个童话作为反例存在。为什么童话如此不符合社会的逻辑?荣格派的分析师看来,恰恰是童话表现了更深层次的人类无意识。
下面从具体的童话故事中来分析原型吧~
1. 童话中的母亲形象
《格林童话》中有个《亨塞尔和格莱特》的故事,樵夫、妻子、一双儿女,这个完整幸福的家庭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饥荒来袭,食不果腹,饿得辗转难眠的樵夫满脸愁苦地问妻子怎么办,妻子的答案特别快准狠,非常断舍离:把俩孩子都给扔了!
如果你也是个善良的读者,一定对妻子的话惊讶万分,毕竟是你孩子啊。紧接着,故事第二段做了交代:“两个孩子听见了继母对父亲说的话……”这个不经意中传达的“母亲是继母”的信息,是不是让你长吁了一口气,安下心来接受故事的任何走向?
然而,河合老爷子无情揭露:在这个故事最初的版本里,母亲就是亲生的!不止如此,白雪公主那个恶名远扬的母亲、想毒死最美的女儿成为“天下第一美”的王后,原本也是生母。心理分析认为,我们在考量“母亲”这个问题时,总是存在着正负双重性。然而人们却只肯承认母亲的正面性是母性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和社会,社会上只会宣扬正面的母亲,而童话却在提醒我们人们潜意识中的负面性。
好心的人觉得,亲生母亲扔孩子,这多不人性啊!出于一片善意,把生母默默改成了继母,讲给孩子听……继母这个黑锅啊,一背就是千百年。和她一样脸谱化的负面形象,还包括童话中反复出现的森林里丑陋的老巫婆、披着羊皮的大灰狼以及伪装成糟老头的恶魔等,他们各自映射着微妙的心理学动因。
母性具有孕育死和生的双重性,既有培育生命的正面力量,也有吞噬一切生命致其死亡的负面力量。母性的正面力量人们可以轻易感受到,但负面力量则在于它对孩子有强大的支撑力,因为阻碍孩子的独立,最终限制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成长,必须伴随着与母亲的分离,走上独立成长的道路。
母亲对孩子竭尽所能,为孩子在所不惜,而在家中,母亲非常强势,甚至承担起一部分父亲的职责,督促孩子学习,扮演着严父的角色。而母亲的特征越来越少,比如她们不会与孩子温柔相处,不了解孩子的心情,反而是软弱的父亲注意到这一点,并开始怜悯孩子。
一方面孩子享受这物质上的宠爱,另一方面缺乏人性化的温柔对待,体验着冷酷,很多母亲会说着“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的将来”,想着把孩子送进某个好的学校或托养机构,她们不是紧紧抓住孩子,就是完全撒手不管。物质上过度溺爱的反面,往往是精神上爱的缺失。而孩子的成长,必须伴随着与母亲的分离,走上独立成长的道路。
2. 童话中的懒惰
格林童话中《三个纺纱女》的故事,讲了一个姑娘不喜欢纺纱,惹恼了母亲,被揍得嚎啕大哭,正好王后路过,问怎么回事,母亲骗王后说,女儿太喜欢纺纱了,纺得停不下来,只好把她打哭了。王后信以为真,说自己正好需要一个干活勤快的人,让女儿进宫,她想纺多久就可以纺多久。
进宫后,懒惰的女儿不知道如何是好,哭了起来,这时出现了三个奇怪的女人,第一个女人长着一双大平脚,负责踏纺车;第二个女人长着大大的嘴唇,负责舔湿纱线;第三个女人长着宽阔的大拇指,负责捻线。三个女人帮女孩纺线,但提出一个交换条件,如果她与王子成亲的话,一定请她们喝喜酒。女孩答应了她们的条件,她们源源不断地纺线,纺出来的东西让王后赞不绝口,王后果然让女孩嫁给王子。
婚宴上,女孩邀请了三个女人,王子见后非常惊讶,问她们为什么长成这样?三个女人回答是纺纱造成的,王子听罢大吃一惊,决定从今以后再也不许自己美丽的妻子碰纺车。故事结尾:如此一来,这个女孩就摆脱了纺纱这讨厌活儿。在这个故事中,懒惰的女孩获得了成功。
一方面,大家将勤奋视为美德,另一方面,人们创造出懒虫成功的童话。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需要不断地勤劳地纺纱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疲惫不堪的人们在纺纱女的故事中加入了自己的愿望。人们暂时将僵化的道德撇在一边,开心地读着懒人大显身手,获得成功的故事。在残酷的生活面前,人们在懒人故事里寄托了自己的愿望。
我们现代人说“慢慢走啊,欣赏”,“慢生活”就是最小规模的懒惰。在漫漫人生路上,如果只是埋头狂走,有时会离终点越来越远,而慢下来,却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学习,写作,工作都是这样,如果我们时时刻刻想到要考比别人更好的分数,取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可能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因为在攀比竞争中会迷失自己的方向,而变成别人希望你成为的自己。
童话讲述了很多不在自我决定范围内的事,在很多童话中,危机莫名其妙地开始了,又莫名其妙地结束了,主人公好像也没有做出什么关键性的决定,只是坚持等到某个时候,转机就悄悄发生了。这种“等风来”的谦虚和被动,比如公主沉睡了100年,大概是现代家长和教师最缺乏的品质。在很多时候,家长和教师越努力,小朋友的症状就越严重。所以,还是把培优补差的钱省下来,多读读童话吧。
总结一下,人们主流意识中,追求卓越,讨厌懒惰。但是偷懒成功的童话来源于人们繁忙工作中的朴素美好愿望,也有在退行中发挥出创造力的故事。所以,我们爱勤奋,也并不讨厌懒惰,偶尔偷个小懒也不是不可原谅的事情。
3.童话中的父性
《格林童话》中有篇《金鸟》的故事,开头用了很短的篇幅描述国王作为父亲的使命。国王的宫殿后面有一座花园,花园中长了一棵结金苹果的树。苹果熟了,就将它们的数量记录下来。但每过一个晚上,苹果都会少一只,国王便派人去看守。国王拥有金苹果是绝对王权的象征,他不但掌控这一切,还期待世上的一切都拥有良好的秩序和规范(检查苹果的数量)。一旦他发现秩序没有得到严格的遵守,就要采取手段纠正。
在前面讲过母性的原理:包容一切,拥有生育和养育的功能,母性的正面有温柔和慈爱,负面则是控制。父性具备的功能是阻断,它与母性的一体化功能相反,会对事物进行分割和剥离。它将世界分为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父母与儿女等,由此建立起秩序。父性是秩序和社会规范的施行者,拥有权力,训练孩子遵守规范。母性包容一切的功能与父性区别善恶的功能保持良好的平衡时,人们的生活才能过的圆满。
父性的正面价值可以在童话《青蛙王子》,公主想取回掉进井里的金球,有口无心地对青蛙做出了承诺,答应青蛙做她的朋友,陪她一起玩。没想到青蛙真的来到了王宫,逼公主履行诺言。国王父亲教育她:“你不管答应了什么,都得办到。”当青蛙提出要和公主躺在一张床上,公主害怕地哭了起来,国王生气的说:“在你困难的时候,无论谁帮助了你,过后都不应该瞧不起!”
这里明显表现了父性的功能,有恩必报,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这些原则具有不可违背的绝对性,哪怕对方是丑陋的青蛙,也不能找借口逃避责任。这种严格的父性原理为后来公主与青蛙王子带来了幸福的因缘。
正如母性拥有正面与负面的双重性,父性也有双重性。不可违背的要求过于严格,便会走向扼杀生命的负面性。《没有手的女孩》讲了一个磨坊主渐渐变穷了,除去他的磨坊和磨坊后的一棵大树,没有任何财产了。一天,一个陌生老头对磨坊主说:“只要你答应把磨坊后的东西给我,我就让你富起来。”磨坊主答应了,立刻变成了富人,但磨坊后站着的正好是他的女儿。原来陌生老头是恶魔,想用奸计带走磨坊主女儿的灵魂。恶魔逼迫磨坊主履行承诺,他无法拒绝,恶魔命令磨坊主砍掉了拼命反抗的女儿的双手。
在这里,履行诺言也带来了破坏性。对父性原理的过度强调,阻断了女性的功能。过于强调和维护秩序,会将人类原始的感情抹杀得一干二净。
4.童话中的女性(阿尼玛)和男性(阿尼姆斯)
童话中有很多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主题,现在很多学者从社会角色变迁的角度抨击童话中过多的王子和公主结婚的话题,因为这些强化女性仅仅隶属于家庭,从意识层面来看是正确的。但是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童话中王子与公主的结婚,并不是指现实层面两个人之间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而是指所有男女个人心灵深处都必须完成的整合阿尼玛/阿尼姆斯的任务。通俗来说,就是优秀的人都必须发展自己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
阿尼玛是男性心灵中女性形象的原型,她让男性产生情调,包括感受情绪,预见性的直觉,对非理性的事物的感觉,爱的能力,对自然的感情,以及与无意识的关系。阿尼姆斯是女性心灵中男性形象的原型,他让女性敢于要求。他们是灵魂的象征。如果不能解除对其的压抑,就会感到生命深处的干涸,如果被其过度吸引,则会导致在现实世界中的毁灭。阿尼玛/阿尼姆斯带来的冲击力,在现实人生中常常是通过婚姻关系里反复的冲突表现的,而在童话之中,则更具象性地以一对男女关系中“相遇——吸引——结合——冲突——分离——重新结合”的螺旋形上升来表达。
《谜语》的主角是王子,《画眉嘴国王》的主角是公主,却都受到了迷人而危险的异性的吸引。公主不愿意结婚,于是给求婚者出了三个谜语,求婚者如果猜错便会被处死,她因此保持了独身。直到有一天,卡拉夫王子出现,他猜中了谜语。他们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去迎接挑战,在真正的结合到来之时,诱惑者的邪恶和危险就会得到转化,化为无比的美与纯洁。我们被这样的结局打动,一定是因为它不仅表现了社会层面的相配或成功,更让我们体验到心灵层面的活力和完满。
分析了这么多,其实童话并不完全符合“惩恶扬善”的价值观,它是人们集体无意识的体现,追根溯源,探寻童话和寓言的心理学解读,也别有趣味。童话中的青春期,男性女性形象,和自体的实现都是探寻集体潜意识之旅,所以推荐大家读读这本《童话心理学》。
最后以一位一年级小朋友山下美智子的诗作为结尾,诗的名字是《神》
神
山下美智子
神无论是开心的事
还是悲伤的事都看在眼里
在这个世界上
如果大家都是好人
也许神也会厌倦
神啊
既创造聪明人也创造傻瓜
就是因为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