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明日清明,天空由晴转阴,雨濛濛。人说清明时节的雨是落在树叶上的眼泪,它是对亲人的思念。
这个世间,传递下来的是血脉里的DNA改不掉,去不了,它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
以下文字是《桃花扇底看前朝》的作者许石林几年前所写,这两日才看到今天予以小记以待以后考证。
你无法穿越千百年去看过往的历史,历史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穿插的插曲和故事有时像传奇。
在我记忆里,幼时最深刻的自然图景有一幅,墨色夜空下满眼的繁星,站在老家的屋檐下,听晚归的家父聊故事。好遥远、好遥远,翻阅这段历史。书页抖动,我亦被翻到时间之外。不小心把自己关进了岁月的漕运里,如一粒尘埃,剥离烟水迷蒙,端坐泛黄的纸背,仰视天空的高度和时间的宽度。
○文许石林
【按】:2011年9月11日,我受中华吟诵学会指派和,去北京与朱立侠、海珍等专程采访苏民老先生,请他谈小时候的读书方法、谈他的古诗文吟诵调。收获颇多。
先生当时手已经有点颤抖,但还是坚持为这个采访题词。我记得他写一捺的时候,努力克服手抖,还大叫了一声,哈哈大笑,连连感叹不行了不行了,但声音神态乐观豁达,无丝毫沮丧。
先生的谈话全部录音录像,俟时免费公开。
浮生劬劳,此后再未联系。
此文为悼念苏民先生为报刊写的一篇随笔。
清同治年间某年,江苏溧阳县令甘某例行公事,下乡劝农——过去皇权不下县,劝农兴学这种事儿,重在宣传,政府并不具体参与,更不大包大揽。县令下乡劝农,也不需要自己脱鞋下田,手里捏着泥土或忧心忡忡或谆谆教导农民怎么做——农民不比你懂?你只需要提醒即可,所以只需要大张旗鼓,造造气氛,提醒提醒,所以,虽为县令小官,仪仗随从能多不能少。
甘知县无疑是读书人出身,很可能是进士。他带随从到田间地头,悯农恤耕。乡下人见领导下乡视察,锣鼓喧天,仪仗仆从,衣着灿然,又落轿宣讲,甚至派送种子和小礼物,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走上田埂,围拢到领导面前,听教导、看热闹。
可是,甘知县无意中远望,他发现不远处有一块田里,有个专心耕种的年轻小伙子,低头干活,仿佛周围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甘知县让随从将那个专心耕种的小伙子叫来问话。小伙姓濮,相貌堂堂,身体健壮,言谈举止,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甘知县与之交谈之后,十分喜爱。进而言谈考察,觉得小伙虽然出身卑微,但读书刻苦,晴耕雨读,志向远大而气质沉静。
甘知县见多识广,识人无数,他认为此子将来必有出息,随决定将自己那知书达礼的女儿嫁给这个濮姓小伙。
小伙娶了甘知县的女儿为妻,犹如上天将读书的种子撒在他家庭院,生根发芽。甘小姐不愧为大家闺秀,在她的经营和操持下,夫家的日子虽然并不富裕,但一门和顺,子弟读书成风。濮小伙在夫人甘小姐的辅助下,后来中了进士。甘小姐辛勤抚育儿女,相夫教子,将濮家经营成诗书门第,她生的两个儿子也中了进士,创造了“两代三进士”的佳话。其中一个进士儿子的后代至民国,在江苏当财政厅长,后又转至山东济南当官,再后来到东北,同时任两个县的赈灾县长,“9·18事变”后,举家内迁到北平,教子读书,同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的儿子十来岁就跟着姐姐抱着竹筒到街上为抗日募捐,所得捐款,都送给宋哲元将军的大队刀了。
这个孩子,就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话剧艺术家苏民先生,先生今已85岁高龄。苏民先生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濮存昕。
甘氏夫人所生另一个进士儿子,后在四川当官并落脚在四川,枝繁叶茂,此进士所生子女,亦读书传家。他有个孙女,嫁给了四川当地一个姓李的大户人家,相夫教子,这个孙女有个孙子,是个作家,他就是:巴金。
以上事,是我在苏民老先生的书房亲耳听老先生所说。我沉迷于先生所说的读书家风,不忍打断先生谈话,故未细究考察先生所说的年代及人物确切辈分。况且,先生讲话,情切理至,听者得其妙旨而略其枝蔓,窃以为无不可也。甘氏夫人的娘家,就是如今南京保存完好的甘家大院,据说已成一著名博物馆。读者有心,可据甘家大院历史,细细考索之。
苏民老先生提及家史,对先祖甘氏夫人尤为感激不尽。认为濮氏由寒微而显赫,诗书门第,源远流长,崇礼向学,蔓延散发,实得益于甘氏一女子之功,是她为濮家植入读书之根。古人所谓“丹桂有根,独长诗书门第;黄金无种,偏生勤俭人家。”诚非虚语。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理事、中国古琴学会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