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每天面对要做的事提不起劲;尝试过好多的职业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这其实是自己深度工作的能力不够,导致了效率不高。
在卡尔纽波特的《深度工作》这本书里最好用的三个观点,能给予很大的帮助:
1、分清浅层工作和深度工作的内容,每天安排不同的时间做这两种不一样的工作。
比如我们看邮件,听新闻,整理工作报表,这都是浅层工作状态下进行的,做这种工作就算你是被微信,消息或者电话打断,那也是没事的。
而深度工作是不能被干扰的,比如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就需要全身贯注,不能被干扰,不然很难回到原本沉静的状态当中。
2、衡量清楚自己的工作或者练习的技能,它的重要性和稀缺性怎么样?是不是少了我们这个工作就全受到很大的影响呢?
假如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练习到了一个所有人都能Get到的技能,那这个重要性就得不到体现。所以,同样是深度工作做什么内容是非常有讲究的。有两种工作最重要:
一是项目当中具有创造性的部分,这就是专业人员,技术专家的特长,如软件工程师,平面设计师,编剧等。二是掌控整个项目的部分,这叫做管理者的特长,如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
一个人最好通过深度工作侧重练习这两方面的技能,做的工作越重要,你就越有成就感,不断地正向反馈,你自己喜欢,你的工作价值也会越来越高,相应的,薪酬也会越来越高。
3、和你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工作。
时下有一个很流行的观点,别管你的老板是不是喜欢你,也不管你是不是喜欢你的老板,只要你觉得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东西就可以了。坦率的说,能做到这个观点的人太少了,因为无论你多么努力,都觉得没有办法和你的老板(项目负责人,顶头上司)共事,那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会占用你很多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内容,那你也不可能进入深度工作状态,你的效率也不会高。
喜不喜欢,往小里头说是情绪问题,往大里说是价值观问题。人不可能长期情绪稳定地和自己特别不喜欢的人天天在一起,还得相互配合工作。勉强凑合,让工作当中的人际关系占用你的注意力,你永远没法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
人在忘我的状态,工作效率可能是平时的10倍到20倍。经常对照一下,拒绝瞎忙活,让自己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