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Good Job」 是最有害的两个词?
前几天,在公众号里群发了第一张「小能熊海报」,这张海报由我构思,然后插画师手绘完成,主题是「Whiplash X 小能熊」。海报上只有这么一句话:
There are no two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more harmful than "good job".
简单翻译:「Good Job」(干得不错)是语言中最有害的两个词!
发出后,有几个读者留言问:
Why?
看来这部电影并没有我想象的受欢迎。这句话来自Whiplash,2014年的一部电影,个人认为绝对是2014年全地球电影十佳。电影的原版海报是这样的:
电影的精神内核与小能熊极其吻合,所以,我就想让它与小能熊合体:
想起曾经看到过一个说法,深以为然:
一本书,只要有一句话能进入你的心中,那这本书就值回票价。如果一本书有很多这样的话,那这本书就值得一读再读。这样的书,会真正改变你。
电影也是如此。可能有这么一个人物、一帧画面、一句台词击中你,从此念念不忘,人生与之回响。
所以,我对电影的分类,是很简单的二分法:击中我的,无法击中我的。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看过Whiplash,看到有的朋友分享看这部电影的感受,立刻让我觉得两个人心灵如此靠近。我也知道有人看完后在黑夜里哭。哭的很厉害。
Whiplash,就是一部很可能会「击中你」的电影。被击中的人,很可能会在黑夜里哭。如里尔克在诗里说的: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
哭我。
那么,这部「击中」很多人的电影,到底讲得是什么?
简单说,19岁的小天才男主角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然后,音乐学院开学第一天,天没亮他就早起练习敲鼓,被同样早起的大魔王教授遇到,并纳入麾下,成为学院正式乐队一员。男主角的天才不是说他的智商或艺术天赋,而是他极!其!刻!苦!(个人看法:刻苦地刻意练习,这样的人才是真天才,不然,只会成为方仲永)。大魔王的教育理念一向是以最残酷、最无情的手段推动学员超越自己,超越普通、优秀的期望值,达到卓越的境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男主和外部世界(家庭、父亲、小女友)慢慢疏离,大魔王导师的影响无形中改变了他的人生。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天才少年和大魔王导师在行动和思想上的战斗,更是天才少年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与自我的斗争。结局就不透露了,自己看吧。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再看。
现在,全世界的教育理念都强调激励而批评挫折教育。更不要谈体罚了,除非想上新闻下牢房。美国教育尤其如此,基本上一场比赛下来每个人都能得奖,最不济也要拿一个「参与奖」。
这种「人人有奖」的鼓励教育,也是基于认知科学原理的。学生作为学习者,需要通过正面反馈来提升兴趣。在失败面前,负面反馈(批评、指责)会打击积极性,而虽然失败仍然得奖,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兴趣,形成一个正面反馈的良性循环。
但是,「人人有奖」的鼓励教育能培养天才吗?发奖能激发兴趣,但是能激发激情吗?兴趣和激情,同样是学习进步的动力,但是二者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简单说,学习者单单靠兴趣,可以做的不错,但是激情,才是那些伟大事业背后的动力。激情,才能让你为一件事情不眠不休,24X7,为了它能去克服一切困难。激情和坚持,然后一个个自就不断被超越。
所有大师和天才,其实一直都在和自己斗争,其斗争极其血腥残酷。这是灵魂和肉体的两线战斗,卡赞扎基斯的《基督的最后诱惑》这是一个典型(参见之前的文章):
灵魂与肉体愈强健,斗争就愈能产生丰硕果实,最后获得的和解也愈完美。上帝不喜欢意志不坚、皮肉松弛无力的人。灵魂愿意与强健的、不屈服的肉体搏斗。它是一只永远饥饿的、食肉的鸷鸟;它要把肉体吞噬、把它消化、叫它无影无踪。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正在痛苦挣扎着的人们提供一个典范,叫人们看到不该惧怕痛苦、诱惑或死亡,因为这三者都是能征服的,都是已经被征服的。耶稣受过痛苦,从那时起痛苦就成为神圣的义务;耶稣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一直在同诱惑斗争,诱惑终于被击败;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从这一刻起,死亡就永远被征服了。
回到电影吧,Whiplash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异常精彩!这里仅仅列举一两个片段。
第一段对话,是大魔王导师解释自己的教育理念:
大魔王导师:
我认为人们根本不理解我的教育手段。我在学校的人物不是指挥乐队。任何大SB都能挥舞胳膊,让乐手们保持节奏。这太简单了!我存在的意义,是要把天才选手推上去,让他们超越社会对他们的平庸期望。我认为这是……绝对的必要。否则,我们就会失去世界上的下一个Louis Armstrong,失去下一个Charlie Parker。我对你讲过Charlie Parker是如何成长为Charlie Parker的吧?
小天才男主:
Jo Jones把钹直接砸他头上。
大魔王:
对。Parker当时还是个孩子,萨克斯吹得不错。参见一次关键的排练,结果他搞砸了。Jones差一点为这事把他打残废,然后笑着走下了舞台。Parker那晚上是哭着睡觉的,但是,第二天一早,他怎么做的?他继续练习。他一直练习!一直练习!脑子里只有一个目标:再也不被嘲笑。一年后,他回来了,走上舞台,直接吹出了TMD全世界最牛逼的萨克斯独奏。现在,你想想,如果Jones当时对他说,「额,不错啊,Charlie。可以的。干的不错。」那么,Charlie自己就会觉得,「干,我确实干的不错」。剧终。没戏了。对我来说,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但是,现在全世界都想这么来。结果呢,人们还纳闷为什么爵士乐在走下坡路!
对这种挫折教育,男主还是有忧虑的:
小天才男主:
难道没有一个界限吗?会不会你打击得下手太狠,导致好苗子被你直接打击崩溃,还怎么变成天才?
大魔王导师:
不会。对真正的天才,怎么打击都不会崩溃。
说了这么多,我们来做一个总结陈词:
1、 (最起码对怀有激情的学习者), 「Good Job」是语言中最有害的两个字。
2、 鼓励可以培养兴趣,但只有挫折才能从兴趣中筛选出激情。
3、一直练习!一直练习!一直练习!刻意练习,是成为高手/天才/专家的唯一途径。智商和天赋,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对于学习者,找到了自己的激情,就不需要别人对你说「Good Job」。哪怕全世界都站在你的对立面,u just don’t give a shit!
最后,给读完这篇废话的朋友赠送「Whiplash X 小能熊」海报(包含手机、Pad和电脑桌面壁纸三个版本),这是我从娃儿的奶粉钱里抠出来找人画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