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最近,一种名叫【盲盒】的硬核烧钱爱好火了。
据2019年8月天猫公布《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以盲盒为代表的潮玩已是千亿市场,过去一年,有超过20万盲盒玩家年花费超过2万元,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稀有盲盒更是被标识了升值空间,演变成理财玩具。
都市男女一个接一个跳坑,在这种呆萌小人里寻求解压和慰藉,这种外表纯良的玩具则利用集邮、赌徒心理、大IP联动等特点抓住了年轻人的心,掏空他们的钱包,成为一种新时代社交货币。
小时候被干脆面集卡榨干了零花钱的小孩,长大之后一个个都变成了逛街拆盲盒的成年人。
盲盒,物如其名,就是靠盲猜猜里头是什么的盒子。
付款前不能拆盒,成系列出现,除固定款外,盲盒还出隐藏款,出现概率只有1/144,有的甚至更低,玩家为了获得稀有隐藏款,有的沉迷持续抽抽乐,有的豪气掏钱高价收购。
下面几位盲盒爱好者,就向城画君讲述了他们扎进盲盒世界后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或许可以窥探出盲盒火爆的原因。
🎁
抽盲盒是一种对生活的期待感
盲盒击中年轻人猎奇和赌徒心理,更满足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感和惊喜感。
在豆瓣#我从“盲盒”里拆出了什么#话题里, @TT 晒出了她从全国各地城市购买的盲盒中拆出的玩偶。
“其实最开始我是直接端盒(端盒,指直接购买一整套放在不同盲盒中的玩偶)的,后来去不同城市会随缘抽一下,结果有的还蛮有惊喜的,会抽到封面款或心仪的款式。”
# @TT 在西安抽出的娃娃与兵马俑的合照
因为是通过手办入坑,TT更在乎玩偶本身的设计与设定,如果整套玩偶她都很喜欢,才会直接端盒,“如果里面只有一两个想要的,我就会选择抽盒”。
“执迷于盲盒形式,喜欢那种开箱的赌博感和得到隐藏款的胜利心情。”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没几个都市精英能逃过“就差一点,再来一次”的蜜汁自信。
# @热心的毕雯珺粉丝 的拆盲盒盛况。
抽盒的期待感确实吸引人。基于这种期待感,TT在拆盲盒时会有意无意的“虔诚”起来,在心中碎碎念:“会不会抽中隐藏款呢?其实只要好看就可以啦……”
这种看似有些“玄学”的做法在圈内并不少见:抽前默念抽好牌,播《好运来》做拆盒BGM,请最近运气好的朋友来代拆……
# @热心的毕雯珺粉丝 在网上买回来的盲盒快递包裹
另一位与TT看法相似的玩家 @逗号 认为,盲盒类产品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充满可能性的环境下,抽到喜欢的款式:“像一个小孩子,恰好得到自己想要的礼物”,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期待感。
盲盒抽的不是玩具,而是对锦鲤降临生活的美好期待。
逗号的主要收藏品是缘子小姐——挂在杯子边缘用作装饰的人偶。从2015年在日本旅游入坑到现在,她陆陆续续地拥有一百多个缘子小姐了。
# 逗号最喜欢的“缘子小姐”之一
比起“战系”玩家,逗号自诩佛系,“我很容易满足,因此不太会有‘失败’的开盒经历,如果遇到好多重复的人偶,就会想
‘果然这个款式很喜欢我呢’!”
她也会通过二手平台转让藏品给别人,但正式交易前,她都要根据和对方聊的情况斟酌一下是否出售,“毕竟是用运气抽到的东西,希望能为它找到不错的新主人。”
她坦言,盲盒也为人与物间增添了强烈归属感,这种方式得到的东西“会让人觉得这是注定属于我的,是独一无二的。”
#逗号收集的一部分“缘子小姐”
🎁
来自“非酋”的逆袭
这些其貌不扬的小盒子还让不少“非酋”(网络上代指运气极差的人)成功逆袭,摇身一变成为“欧皇”(网络上代指运气极好的人)。
“我第一次拆盲盒就抽出了隐藏款,像我这么丧的人竟然也有运气这么好的时候。” @缨十七 刚刚接触到盲盒的时候,正处于生活低谷,因此格外敏感,而这个隐藏款盲盒娃娃的出现,仿佛给予了她一点希望。
# 缨十七抽到的第一个隐藏款,汉斯圆滚滚 宝宝系列盲盒隐藏款
入坑多年,已经算不清总花销的资深盲盒玩家 @迷路 好几次在盲盒上感受到自己的“欧皇”气息。刚入门还不太了解的她,路过看到有店随手买了3个,“结果中了一个隐藏河童,尽管丑到我刚开始不知道是隐藏,但当时觉得自己特别幸运。”
# 尽管@迷路 已经把它卖出去了,但还是用软件记录了下了自己的第一个隐藏。
可在迷路心中,最让她惊喜的拆盒经历要追溯回4年前的MODI × SonnyAngel的合作款。
她亲自去韩国背回来3盒,朋友又帮着背了2盒,按捺住自己想在韩国拆开的冲动,硬是等到回国后连拆5盒,“拆到快尾声时已经绝望了,没想到快拆完时终于出了隐藏。当时觉得真的值了!”
# 因为太激动,拆完盒 @迷路 还把“垃圾”拍照留念了(图上)/ 4年前拆出来的隐藏款她至今保留。(图下)
和缨十七和迷路一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他们被突如其来的欧气砸中,机缘巧合下就入坑,不断打开不同盲盒的过程,仿佛也是他们打开自己内心的过程。
从绝望失意的“非酋”摇身一变,成为被命运眷顾的“欧皇”,这样逆袭的快感,又有谁会不爱呢?
🎁
人人都有的收集癖
氪金族千千万,收集癖占一半。
有人痴迷拆盲盒“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的抽抽乐,有人却沉迷一套套集齐的满足感。今年6月才入坑,不到3个月买齐33个系列,坐拥460个盲盒手办的 @昕兒 就是这样一个收集癖。
# 昕兒的盲盒全家福。
单个盲盒平均直售价格59元,强迫症氪金玩家@昕兒一般都端盒带走,“绝版和抽不到的隐藏就是收。”无数个708元养活了盲盒公司,也“喂饱”了她的强迫症。
在昕兒眼里,只要能被她入的不存在她不喜欢的款,码齐了才够快乐。
尽管拥有的数量多,但真正靠抽的隐藏却只有2只,为了收齐,她走上了氪金的“不归路”。两只原价59元系列隐藏款,因为没抽到,@昕兒 只能加价去收,一花就是8000块,价钱一翻就是上百倍。
# 昕兒 拥有的部分盲盒。
“要是遇到那种收不齐的系列怎么办?”
“不收,如果集不齐的话我会难受!!”
当城画君问到关于收不齐的话题时,昕兒爽快地回答道。像昕兒一样泥足深陷“收集”二字的人不少,“有的人就喜欢那种抽出来的乐趣,我就喜欢配齐,看着很有满足感。”
收集癖或大或小,但是如瘾,随形。
不管瘾大还是瘾小,可以肯定的是,20年前那群为集齐小浣熊干脆面里108张水浒卡片花光了零用钱的小孩,20年后在集齐盲盒这件事上,越剁手越快乐。
🎁
盲盒交友已成趋势
拥有稀缺卡片,就能成为孩子头,20年前的水浒卡是男孩间的社交货币,20年后,以盲盒为基点,形成了集娃换娃改娃等一个个线上线下社群。
“抽到不喜欢的还可以行动起来,在微博超话或者聊天群里和合适的人交换”@缨十七 因此结识了不少聊得来的同好;@迷路 在换娃的过程中和对方发生过误会和争执;@九九柒 会和几个好友组团抽,一起瓜分一套端盒……
# 迷路 买的端盒。
除此以外,在B站做盲盒拆盒视频,与上万网友分享抽盒快乐的UP主 @肥胖抑郁和狗 显然就是盲盒世界里的“孩子王”,也是盲盒社群中的重要一环。
看UP主拆盲盒蹭欧气,是不少玩家的日常爱好。肥胖抑郁和狗 至今仍记得第一次拆盲盒时那种新鲜刺激的感觉,正是因为这种快乐,她决定在B站上传自己的拆盒视频,去和更多人一起分享。
# @肥胖抑郁和狗 第一次抽盲盒时拆出的三个娃娃
她看自己视频的弹幕时会注意到,视频开头大家都爱来许愿,在看到自己抽到丑的或重复的娃娃的时候会觉得很好笑,会发弹幕表示安慰;如果抽到好看的或隐藏款时,弹幕里就会飘过一片吸欧气。
# @肥胖抑郁和狗 的拆箱视频里吸欧气许愿的网友
在收获了一些粉丝后,她建了几个群聊,利用自己UP主的身份把零散的玩家聚合起来,方便大家一起交换转让娃娃;在积累了一定人气时,也开始有厂商请她做拆箱视频推广新品盲盒。
# @肥胖抑郁和狗 拥有的潘神圣诞系列。
“拆新品时会特意清晰地展示娃娃细节,方便给大家种草或拔草;平时开自己买的盲盒时也会力求拍下最真实的一面,不论开出来的娃娃是热款还是重复款,只要大家看得开心,我也觉得很值得。”
# @肥胖抑郁和狗 热播的拆盲盒视频之一
受访玩家大都表示,通过盲盒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转卖过程中越聊越投缘,相见恨晚的故事不在少数,同城的在聊嗨了会面基,见多了成至交,这样的感觉也是相当奇妙。
抽盲盒是一种单独的快乐,但以此延伸出来的分享、改娃、交换等玩法是一种群体性的快乐。从微博微信到B站到专属App葩趣,盲盒的社交属性因为在不同的平台上的多次传播而变得更鲜明起来。
🎁
火爆背后,也有担忧
不可否认的是,颜值高、单价低、系列多、复购强的盲盒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追逐潮流的一个载体。
# 广州街头的年轻人在盲盒自主贩卖机前购买盲盒。
作为非新兴事物,盲盒深谙了人性中猎奇、赌徒心理,充分利用了发达的社交网络,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在2019年迎来了话题井喷期。而它的玩家在见证了盲盒的火爆后,也表达了来自他们的担忧:
@缨十七 很多人都说盲盒是年轻人的情绪载体,这话不差,但把盲盒当做一种宣泄情绪的挥霍,这就不太好了。我反对毫无规划地购买盲盒,无脑购买让盲盒成了一种赌博,也让自己陷入另一种焦虑深渊,这既是金钱上的挥霍,也是情绪的放肆。
@迷路 盲盒越来越火,有不少人为了能直接抽中隐藏会听信网上所谓攻略,带着秤去称重,或者用手捏盒子,为了赚钱恶意扰乱市场,挺没素质的。而且盲盒火了后也会有山寨,我就有朋友换到过,这些转山寨的人有的是恶意转,有的本身自己也是受害者。
@肥胖抑郁和狗 越来越火商家就会越出越快,太快了钱包就顶不住了哈哈哈~
@九九柒 盲盒越火,出的越多,就越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就像几年前大火的游戏《阴阳师》那样沉迷抽卡,所以我现在总是告诫自己:玄不改非,氪不改命,理智消费哈哈哈~
@miro 因为抽盲盒算是概率游戏,带了点“玄学”色彩,圈内有的人会放大这种特点,去做一些比较“封建迷信”的事情,这些事一旦在圈内捅破,就很容易引起圈内恐慌,大家会好一段时间都不敢换娃,但这本质上只是一个概率游戏罢了。
作为当下火爆的潮玩,有人说盲盒是年轻人交的“智商税”,商家割韭菜的心昭然若揭,但也有人说盲盒的“盲”成了玩家心中的“光”。
它让那些经受着“高压”的都市男女找到情感慰藉,也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形成庞大的社交圈,让那些“交不到朋友”的年轻人通过这些小纸盒找到了相见恨晚的老友。
@逗号 的盲盒藏品
最后,城画君想说,作为一种概率游戏,盲盒有魅力也有风险。入坑有风险,沉迷需谨慎,如果你恰巧是不太富裕的“非酋”,那请一定记住:玄不改非,氪不改命,理智消费才是“保命”上策。
🎁
本文编辑 雨衣
实习生 楼月
文中视频来源
B站UP主@肥胖抑郁和狗
感谢所有接受采访盲盒玩家
更多信息及杂志购买请关注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