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与友人提及这本书,遂今日将去年写下的读书笔记重新整理一番。
有的书很触动人心,是我所寻找的经典;有的书注定只是我阅读生涯中的过客,不会再翻第二遍。《解忧杂货店》是一直以来的最爱,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却是《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个人很喜欢这种类型的书——整个故事都是围绕阅读和书本展开的,类似与《岛上书店》这种围绕阅读和书店展开的,阅读的时候有种读书中书的感觉,就像小时候看电视很喜欢电视中的电视的情节。过去第一次有人建议我看完书写读书笔记并且我也开始了写笔记的尝试时,我不禁幻想是否有一天能将自己写的读书笔记装订在一起作为一本图书出版(我承认是我想多了,哈哈哈),一边幻想一边读到了两本符合我幻想的书籍,一本是《送你一颗子弹》,另一本是《生命最后的读书会》。
书籍封面上的一句话很简洁明了地概括了这本书的主题,“一位母亲、一个儿子和书的世界”。在母亲被确诊罹患胰岛癌后,作者与母亲“运营”了仅有他们两人的读书会,在互相推荐图书、交换读书和讨论书籍的过程中不断探讨对书籍对处事对人生的理解与看法,母亲死后作者将这一段经历整理成书。有时候我不禁疑惑是什么让作者与母亲坚持用读书的方式进行交谈和问答?毕竟在这期间母亲一直在接受化疗,身体的不舒适感不言而喻;作者在忙于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母亲并兼顾读书,时间和精力也应处于不太够用的境地。如果是因为爱,爱的方式有很多,每天陪伴在母亲身边也是一种爱。正当我还在为此困惑时,作者对此做出了解答:“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所有人都在这个‘最后的读书会’中,因为我们看过的每一本书,都可能是最后一本,每一段话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因为不知道剩下的时日于是格外的珍惜,就像电影台词中说的:“告别的时候还是要用力一些,多说一句可能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可能就是最后一眼”。不过与其在时日不多时方才珍惜还不如活在当下珍惜生活珍惜眼前人,否则永远都会觉得遗憾,永远都会觉得还有很多该说的没有说还有很多该做的没有做。
这本书不仅仅是作者在记录自己陪伴母亲走过生命最后一段的历程,也是在向读者传达母亲的处事原则和曾教给他的关于对待生活对待人事的道理,以下是在阅读中颇有感触的几点:
一、与人聊天交流的时候你是更乐于发言还是更乐于倾听呢?作者提到自己总是抢着说话,而母亲更乐意倾听然后提问。发言的人大都过度关注自己,认为自己的事情更有趣,会忽视别人说的话。倒不是礼貌的问题,只是过度关注自己便会忘记别人的故事也会让你受益。曾经阅读过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在聊天当中过度关注自己的,文章中建议在说出话或打出字的时候不妨检查一下,将要说的话中的“我”改成“你”,陈述句改成问句,这样就变成了在关注别人。亲测有效,确实更利于与人交流。
二、我们一般都在说什么不要给自己留退路、不逼自己一下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之类的话。不过作者的母亲恰恰相反,她总是教导孩子们在做决定时,先想想做完决定后还有没有可以反悔的机会,做两手准备。在陷入两难时,选择那个在必要时能重新再来的一个。这对于做事情总是畏畏缩缩,忧心未来结果的人而言是个很好的建议,尽管我总是忧心结局,但若是有了退路我更会退缩得快。我们也总是说冲动是魔鬼,一开始是当笑话在听,后来发现这真是至理名言。作者和其母亲认为偶尔冲动也是挺不错的,甚至是非常赞同冲动的,不过那个冲动需要能够导向一个正确的决定。这一点,我不太赞同。真正的冲动,是不会让你预知到后果的。所谓的冲动能导向正确的决定其实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了。所以啊,我们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三、作者曾询问母亲是否会回避让人沮丧的书或是认为有些书的内容太过于压抑而无法教给孩子们,母亲不仅不介意还觉得阅读与残忍有关的书是很重要的,因为当你阅读了,就更容易去辨识残忍。我将作者母亲的这种说法理解为感受生命,生活中的有些经验是需要我们通过感知去积累的,有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对于残忍的事情我认为还是通过间接感知的方式比较好,既能让你感受得到又能免受过重的惊吓。或许有人认为既然会受到惊吓那又为何需要去感知呢?我认为残忍的事情你不去感知它也客观存在,感知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让自己在遭遇时能以最好的状态去面对,以最好的途径去解决。
四、作者的母亲一直向他们强调感谢的重要性,向他人传达感谢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愉悦。作者长大之后也逐渐意识到感恩的真谛并不是指一定要回馈一些东西,而是说出当你得到祝福时的感受。记得前不久还有一位朋友对我说他最近看到一个句子,大意就是我们应该常常把感谢挂在嘴边。听了这句话,手里拿着朋友买的面包的我拿上转过头对他说了一声谢谢。很喜剧的一个场景,回忆起来又带走一丝丝的温暖。我自己也是一个常常对别人表示感谢的人,不过我在说感谢时并不在于向别人传达他们的行为带给了我快乐舒服的体验,而是作为一种礼貌的习惯性行为,未免有些功利,或许我应该再思考一下作者提到的关于感恩的真谛。除了感谢,作者的母亲还建议:“每一天,你都应该告诉你的家人,你爱他们,并让他们知道你为他们骄傲”。或许我们都认为平时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不必说“我爱你”,甚至是羞于说“我爱你”,但此时不说更待何时呢?我还记得曾经在幼儿园实习的时候有个小朋友说:“你不说出来我们又怎么会知道呢?我们又不能进去你的心里。”小时候我们总是会抱着亲近的人大声喊我爱你,是什么让我们长大之后反而不再说这样的话呢?尽管亲近的人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但偶尔说一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效果。心中有爱就要说出来!做一个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动与爱的人。
虽然故事的最后是个悲剧,作者的母亲最终还是死于癌症,但故事中向我们传达关于人生的思考,依然让人感到感动和愉悦。就像作者母亲所说:“愉悦不是因为书里角色人物的生与死,而是他们体现或表达的东西,或者他们是否让人们永远记住”。
愿天堂如图书馆一般。
写于201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