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周五晚上把第一周的两本书都读完,然后拿出来书阁的另两本,《恰到好处的幸福》
从初中就开始读毕淑敏老师的文字。
但是周末两天时间,我全部关在家里,做饭,看电视,手机,但是唯独没有看几页书,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我惶恐,是我出了问题,我没有那么嗜书。读书习惯养成阶段,喜欢更重要,那么书出了问题。
一篇篇文集,没有太多的故事情节,无法吸引到我,或者现在浮躁的我,需要一些别人的故事来开启一扇窗。
总之,我读了,感触了,却没有继续的欲望。所以我把书单换成《追风筝的人》。
002
周末看了一篇文章,让我对照现在的自己,觉得文中那个可爱的小丑就是我。说可爱,也是因为说的是我。
知道我是谁,比我要是谁更重要。
朋友圈的出现,链接着人与人,从陌生到熟知。大家晒娃,晒老公,晒豪宅,晒豪车,晒豪友,和豪圈。无可厚非,如果我觉得人家是晒,是因为我没有而已。
如果我因为别人有豪车,豪宅,豪友,梦而不踏实耕耘,每天幻想着别人的生活,对比自己的生活,只会让自己的境遇更加不堪。攀比心,虚荣心,不断滋生侵蚀,影响情绪,影响生活。
知道我是谁更重要!
003
早晨,去学校的路上儿子问我:“妈妈,什么是书呆子啊?”
“书呆子是一些意识不到读书用处的人对读书人的恶语评价。”
“紫悦就被大家说是书呆子”。
(紫悦是动画片小马宝莉里面的公主)
“紫悦读很多书吗?”我问。
“是吧,她的朋友叫她玩,她就说我还有书要读”儿子说:“但是读书真的有用吗?”
“那么,为什么紫悦现在是公主,而其他小马不是?”我一直陪他看这个动画片:“是不是因为她从书上学到了别人不会的魔法,而帮助了更多的人。”
“是的,她从书上学会了魔法。”
“如果她不读书,她和其他小马一样,会学会魔法吗?”我问。
“可能不会吧。”儿子说:“可是,妈妈……”
6岁的儿子说话留半句的聪明我早就知道。他对开车出门的爷爷说:爷爷你要注意休息,别疲劳驾驶。但是从来不会说:爷爷你要注意安全,别出意外。他在爸爸面前让小姨买他和爸爸游泳用的泳镜和帽子,却不会让小姨买泳裤。
他说话总是留出空间。让大家舒服。所以当他说“可是,妈妈……”后就没有再说了。
“可是妈妈,你为什么一直读书?”我补充。
“可是,事实上妈妈,我并没有看见你读书有什么变化?”儿子终于说出来了。
“读书是一个开智的过程,如果没有变化,就是妈妈看的书还少,不然妈妈肯定会学会紫悦的魔法的。”
“那,看来,读书应该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