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師兄、師姐:
半月多不見,甚為想念,望一切安好。
記得離開時,師父說要收我為弟子,併讓我在拜師儀式前傳一個視頻。用欣喜若狂來形容當時的心情,毫不為過。但事後思之,便越發地感到額頭的冷汗,和肩上的份量。師父,弟子,傳承,這可是中華文化中舉足輕重的幾個詞,是無數仁人志士法身慧命所依託的名號,一份視頻恐怕無法傳達我的心聲。加上我本木訥之人,對著鏡頭恐怕會害羞,所以才有了這篇文章的緣起。當然,也是想以此文鞭策自己,希望等我白髮蒼蒼之時能對所謂的人生有一個交代。其次我也想借『一鼎筋骨』開業這個契機,把提高每個師兄師姐的文化素養,擺到台面上來。真正的中華文化,絕非死板的教條,又或是數目驚人的清規戒律,它永遠是溫情的雙向的春風細雨般的教化,是看著良師益友的言行舉止而自發產生的修行。既然師父願意對我這個弟子負起一輩子的責任,作為弟子的我,便應該像古人一樣。即便日後中了狀元,回來拜見儿时私塾里老师的时候,态度和當初那個小學生一樣,同樣的尊敬,同样地要行跪拜礼。傳道授業解惑之恩,弟子生生世世都會銘記在心,竭盡我力,將這份文化與精神傳承下去,方才能對得起師父弟子這個名號。
談到小學生,就牽扯到我這想說的第一個重點:什麼叫尊師重道。這種東西社會上已經不多了,一般人最尊重老師還是當小學生的時候。中學時已開始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到了大學,能見面打個招呼已經算是不錯的了。我的學校里,有的老師上課,一個聽的人也沒有,只有他一個人對著攝像機講,同學們自己對著電腦看視頻。這種改變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有德行的老師已經很少了,但從自身角度來說,我們對老師的尊敬心又何嘗不少。佛法在恭敬中求,三人行必有我師,老師又何止師父一人,一切眾生都有值得我們贊嘆效仿的地方。能不能學到,關鍵的一點,要靠我們的尊重。如何每次都把自己當小學生,如何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真的落實到一切學習行為上來,就看我們自己的功夫與修養了。南懷瑾老師在書裡講到,『我之所以學東西比大家精通,不是因為我聰明,因為我每次都用最笨的方法。拿學毛筆字做比方,我一定要想到自己還是當年老先生握著我的手寫的小孩子,只有這樣,我才不會覺得滿足、覺得自己了不起、已經學到家了,這樣我才可以不斷地進步。』
當我反思學推拿的過程,我發現了這樣一個心態的轉變。剛剛開始時很有那種小學生的態度,每一個動作都去體會,身體到底是如何使出力氣來的,每一個站姿,角度,都會去考慮。一來固然是不順手,還不習慣,但這是進步最快的時候。慢慢地稍微有些感覺時,其實那種全神貫注的精神就沒有了。有的時候竟成了一種簡單重複不過腦子的機械運作。反觀起來,在那種不清明的狀態下練習時,一定有個念頭,『大概就這樣,馬馬虎虎差不多了哈』,這才是阻止自己進步的最大原因。希望這個覺察能與師兄師姐共勉,不斷地進步和提高,一直把推拿做到一個藝術的境界,道的境界。我想這一條經驗,對於已經學有所成,有多年經驗的人更為重要。因為花大量心血投入一件事的人往往都會有一個瓶頸期,好像就到這個位置很難再提高了,其實不然,看清楚,放下心態,一定還有進步空間。
對於跟我年齡相仿的年輕朋友們,我也有些建議。是對師父一句話的解讀。『不急,但是不能混日子』,我覺得這句話很有意思啊,換作以前持有非此即彼觀念的我肯定不能接受。學東西不著急,慢慢來,沒有什麼顯著的成績和進步,豈非跟混看起來差不多?說不急,自欺欺人啊,家裡的壓力、社會的壓力、自己內心的壓力、要自己如出世的神仙般一無所有也能不急不躁,氣定神閒,談何容易?又或是不能混,今天我刷了半個小時朋友圈沒有練功算不算混?心情不好望著白雲發呆十五分鐘呢?和朋友聊天,一不小心到了深夜?反思下來,生命中很多不必要的事情其實可以捨去,除去必須要做的,留給自己真正能把握的時間,其實不多,把這些都把握住才算不混的話,這不混倆個字,也不容易啊。所以怎麼樣才算是『不急,又不能混』呢?我現在的領悟是四個字,知時知量,也就是把握好一個火候。我當初就問過我學佛的師父,功課到底做多少算合格啊?往往急躁的時候會做很多,一段時間後人就非常疲勞,退轉心就來了,不想干了,然後就偷懶一段時間,完全不去好好把握時間,也就是混的樣子。後來覺得不行,又猛得做一段時間。如此循環往復。師父後來跟我講,這個問題就暴露了妳知見有問題。妳吃飯有沒有吃飽,覺有沒有睡夠,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佛祖他老人家親自教你,也要靠自己去把握這個度。這個問題要問自己啊,師父幫不了你啊。所以咧,這句話『不急,但不能混』對我們年輕師兄師姐是個咒語喔,這句話切實悟到,併能在日常學習中切實做到,就不會有一種我怎麼學都是錯的感覺了。
這裡想說一個我自己的體會,就是如何把握這個火候的問題。竊以為,功夫在功夫之外,要在練功之外下功夫,下做人做事的功夫。正所謂,密法還在顯教中。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孝順,孝敬父母師長,這一點真的做到,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對朋友、一般人友愛,該幫忙時幫忙,也是如此。為人謹慎,言而有信,有偉大的胸襟,多親近學問道德高的人,這些統統需要做好。這樣子於人道方才不虧,你就會發現,自己混日子的時間就少了。到真正學習做功夫時呢,則是『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也就是師父常說的把心愛的二胡送人這件事。老天爺真正給我們留下做功夫的時間其實很少,我們的福報沒有那麼大,要好好珍惜才行。盡可能撇開外緣干擾,自然而然地就能專心做功夫了。把混的時間用來做好人做好事,把急的時間用來不斷淨化自己的身心,也就是我理解的知時知量,不急,不混。
第二,我希望大家都要有一顆事業心。我不是指賺多少錢,名氣多大那個事業。我指的是”舉爾措之天下之民,能利益千秋萬代的事業。師兄師姐可能覺得這種話很假大空,或者說是,比較虛無縹緲,不切實際,但我覺得,發大願對於自己的學問和功夫,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運用到日常的工作學習中,幫自己解決很多煩惱。
我非常喜歡星爺『喜劇之王』里這幾句對白。『我是一個演員』,『你不就是一個跑龍套的麼?』『不,我是一個演員』『還演員,真把自己當回事兒哈,死跑龍套的』『我是一個演員』『死跑龍套的,臭跑龍套的』『我是一個演員,就算你非要說我是跑龍套的,請你把死字去掉』。後來,周星馳成為了中國喜劇中最著名的導演和演員。
還有一個故事,同樣三個在刷房子的人。一個人跑來問,你們在幹什麼啊?第一個人沒好臉色,『沒看見麼,我在刷牆』,第二位說平靜地說,『我在建設一棟大樓』,第三位充滿喜悅地說,『我在創作一件藝術品』。十年後,第一位依舊在刷牆,第二位成為了包工頭,第三位則成為了知名設計師。
朋友之間往往會討論都從事什麼工作、以後朝什麼方向發展啊之類的,當我跟一個已經在美國投行實習就月入好幾萬的學長交談的時候,多多少少還是覺得有點比不上人家。他雖然不會直說,但會流露出普通大眾的成見,認為推拿是不需要什麼水準的下等人做的事情。受到親朋好友冷嘲熱諷瞧不起,我想這種經歷恐怕多多少少都會有吧,尤其是血氣方剛的少年。如何正確去面對這些事呢?一般人的態度,大多有兩種,一個無非是發火,怒斥對方是不是瞧不起人?二個則是,自己內心起了一種不如人,自卑的心理。我想無論哪一種,都是一種不正確,病態的心理。因為真的重視自己,尊重自己做的事情,絕對不會因此而發火,會動怒也正是因為對方戳到自己痛處。自卑失落,更不要說,會嚴重影響自己學習練功的動力和積極性。歸根結底,我們沒有打心底認同推拿其實也是一項偉大的事業。
雖然有一點像阿Q精神,但我覺得這對我有用。就是把推拿融入到整個中醫體系中來。自己所身體力行的,是為中醫的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基礎。中醫,是一個從祝由科,古代方士練丹修道,砭針灸藥,同時囊括精神治療物理治療,以盡可能減少對患者的干預同時給予患者最大程度人文關懷為原則的偉大醫理哲學思想。其整個宏偉體系,必須懂天文地理、五行八卦,人情世故種種,且自己修行有一定實證的情況下,才能說是繼承了整個體系。但這項任務,憑單單一個人的力量,是萬難做到的。但現代社會有了高度組織化,可以分工合作,可以不限時空地採取數據,再通過大數據整理,化整為零地完成這一任務,讓這項復興的事業有了理論上的可行性。那麼,大家何不一試?人要把自己看得起,即便是一顆螺絲釘,把這個螺絲釘做到極致,便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把茶葉蛋煮成天下第一,比一個混日子做導彈的要強得多。
有了這種心態之後,在給客人做推拿的時候,就能夠忍辱,能夠慈悲。怎麼說呢?客人中不乏很有錢的大老闆,往往趾高氣揚,使喚人使喚慣了,表現得不是那麼尊重。這樣子,我們心裡是不好受的。但是,韓信能忍胯下之辱,方有日後的三齊王。當我們受一個事業心的驅動下,就可以慢慢地把『小不忍則亂大謀』貫徹到實踐中來,對這些不那麼友好的待遇,便可一笑而過。甚至,心裡對他們缺乏智慧的表現升起一種慈悲,希望他們早日領悟這一點,不要橫結惡緣。同理,有一些很貧窮的客人,往往不那麼講道理,交流起來是會有障礙的。孔子要求『誨人不倦』,就像師父給病人講醫理一樣,那麼多人,日復一日,講實話,有些話我都聽得煩了,何況更一個聽不進的人講呢?但是,整個中醫的教化事業,不就為了幫助這些貧窮的大多數人找到一個能夠負擔得起,又有療效的治療方法嗎?不就是為了改變他們錯誤的認知,以及日常生活習慣麼?這麼一想,多多少少,我們和這一類人交流的時候,就會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多一份關懷。
除此之外,與客人交流時,我們可以把這種文化傳播出去,不光是侷限在一個身體唯物醫學的基礎上,我們應該往一個更高層走,去引導治療客人的心。比如孝這個觀念就可以很好地植入客人心裏。一個中年人來推拿,不難得出,這是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現在人工作忙,盡孝往往就是給老人紅包,一來沒時間,二來也不曉得如何去做。其實,幫父母揉揉肩膀捶捶腰就是一個非常棒的盡孝形式。可以給客人灌輸,自己享受的時候體會體會,回家照葫蘆畫瓢給父母試一試,或者有經濟條件的,帶父母也來享受一下。對孩子呢?現在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也是問題,其實肌膚的接觸,這是一個非常高級的溝通,我們可以把小兒推拿的簡單操作告知客人。讓他給孩子們做。父慈子孝,你只有現在對子女真正關懷,以後才有條件享受兒女孝順的果報嘛。這樣子,無形中改善了客人一家子的感情,客人心裡壓力一定會減輕,自己的病痛也會好得更快。然後,客人把父母孩子帶來,也是給診所創收阿!
除了父母孩子,夫妻、朋友、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可以採取這個思路。最重要的,自然還是重建人倫關係,增強人與人之間的紐帶與交流。厚黑學教主李宗吾曾戲稱,現在社會,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些東西,除了怕老婆這夫婦一倫還有影響力外,其他的,都變樣了。幫客人重塑這些價值觀,就是治病人的心,推拿保健效果一定會上一個層次。而且客人做廣告的積極性也會變高喔,因為他在乎關心的人變多了,也得知了一個好方法可以切實幫助到他們。
一個核心理念,需要我們大力堅持。就是要孜孜不倦地推崇練功,治未病,拒絕過度治療。尤其是那些對推拿已經產生依賴的人士,這種說教是非常有必要的。佛家講最大的佈施,是法佈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把釣竿繳回到患者手裡。不要擔心什麼大家都會保養了,我們沒有生意了怎麼辦。古聖先賢擲地有聲地喊了幾千年,真正聽的有多少,聽了去做的剩多少,做,堅持做下去,還有多少。這麼一想,就會知道這種假設是杞人憂人。這天下有治不完的病人。我們想扭轉乾坤,改變這種顛倒的認知觀念,是幾乎不可能的事,但我們依然要這樣去做,救一個算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成為醫療屆的中流砥柱。
像大家學有所成之後,其實除了開診所這條路,也可以有其他的想法。比如那個國家把推拿保健作為醫療的第一個程序,我們可以研究下如何系統地用推拿作為體檢的方式,縮短時間,加強針對性和指向性。這個絕對是有前景的。功夫好的,也可以考慮從事基礎武術方面的教學。教小孩子,從娃娃抓起,為這份事業培養後備人才。我估計,現在做這行又有真本事的人很少,一旦父母的觀念變了,不送孩子上奧數班而是形意拳班氣功班的時候,市場是非常大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師兄師姐可以多多去發散開想,並不是只有開診所治病這一條路子。圍著中醫回歸與復興轉,怎麼樣都可以,完全可以另闢蹊徑。像我對科學方面的很感興趣,醫療器械的改進啊,人工智能與手法的結合啊,生物科技的研發與應用啊,有機會都可以去嘗試,畢竟時代不一樣了嘛,我想可以給中醫賦予新的生命,通過科技放大中醫文化的好處,讓更多的人受益。這世界,醫生永遠是不嫌多的。
當然,最重要的還希望師兄師姐有這麼一個觀念,我們我都是為中醫文化偉大復興而在努力做貢獻的人。考慮事情時只要拿這把尺子量一量,如何抉擇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
第三,我希望師兄師姐們擁有一顆大乘心。培養後學,無私奉獻。恐怕是我們很多人所缺乏的。真的做到無我相太難了。印象很深的是這麼幾個故事。師母去打針,總是找年輕的沒經驗的。作為醫療工作者,她深知只有不斷地練習,才可能熟練,新手往往很難得到練習的機會。但一般病人沒有這種理解,往往會對新的護士產生抱怨,這對護士的成長是不利的。剛起步還是要多鼓勵一些嘛。所以師母這種拿自己當實驗品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動。同樣的,也常常聽到大師兄的背,因為想讓學生多練手,總是磨破皮也不抱怨。師父的岳父,被自己的學生開刀弄得行動困難,也無怨無悔。選賢舉能,培養後學,這是中華文化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只有這麼做,才能把文化的種子延續下去,才會有更多人源源不斷地前赴後繼地走上這條奉獻之路。
跟師兄們的聊天中,老太婆和『偷氣』這兩件事,還是很困擾大家的。多多少少,感覺大家都會講,剛才給一老太婆做推拿,現在腿都軟了。誠然,能量的確會這樣子流通。小乘的功夫是這樣子講,沒有錯。但是究竟去說呢?四大無我,五蘊皆空,哪裡又有氣可以被偷走啊?真的一念至誠,全心全意想幫助人家解決病痛,散出去多少氣,老天自然給你補回來。道家有這麼一個說法,道者,盜也。一般人呢,都是互相偷,互相盜,從萬物從眾生手裡偷來維持自己的生命。最高明的是什麼,盜天地之精華。真的要偷氣,要有本事盜這種氣,不要怕給老太婆治療就怎麼怎麼樣。本來好功德一件,這麼一想,就等而下之了,老天爺給的回扣分紅啊就少了。還有啊,我發現好像沒有人會抱怨給年輕姑娘做推拿喔,咳咳咳,其實嚴格來講,這個過程也是能量交換,而且不見得就比給老太婆做推拿少喔。
第四,我最後想要說的,是自己對於修行和文化的心得。出家人有一條規矩,叫六和敬,我也不細說,簡而言之,就是要團結和氣。師父在過生日時強調的要團結,其精神就包含在這裡。菜根譚有言,『家庭有個真佛,日用有種真道。人能誠信和氣,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間形骸兩釋,意氣交流,勝與調息觀心萬倍矣。』真正道的境界,禪的境界,需要人格的完善,並非光練功夫就能成。正統道家講究『性命雙修』,絕非一個手印一個口訣便可白日飛仙這麼簡單。佛家講『福慧雙修』,福德不累積夠,修行絕對不上路,智慧的福報要心裏放得下別人。神通是什麼,是心裡裝下整個世界後的自然功能。三千善行,八萬功德,才能成就無上妙法,自有佛菩薩給你灌頂,金丹從天而降。
太虛大師有言『仰止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六祖慧能大師也說過『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出世覓佛法,猶如覓兔角』。在師父這邊短短幾個月,消除了我要不要出家的困惑,心一定要出,但這身臭皮囊,隨緣吧,到那個時候那個環境下,再說,現在先做好手頭的事,才是最符合道的。師父在禪定中見到地藏王菩薩真身後說,這是和佛像不一樣的。南懷瑾老師見到普賢菩薩真身也和弟子們講,『我從未見過你們眼中的佛菩薩』。真正功夫到家,永遠是最平凡的,不會是神叨叨的。佛菩薩是由平地凡夫修出來,不需要高推聖境。
在診所做功夫時往往會跟大家開一個笑話,就是練功剛一有點感覺,翟師姐或是姍姍師姐就喊著要幹活了,我笑稱這是福報不夠的體現。不要抱怨自己命苦,好好去做,這是大功德一件。其實這個心態真的不容易,我說實話就做不到,雖然明白孰輕孰重,但總有些牢騷在肚子裡。修行的定義,最好的,我覺得是這句話,隨時隨地修正自己的心性行為。文化是什麼,不是琴棋書畫詩酒茶,拿多少個學位,看了多少本書,而是做人做事絕對的有智慧有辦法。從這一點看,眾生都是平等的,在修行的路上,只要堅持走下去,不退轉,總有一天可以到。星雲大師所言:給人希望,給人信心,給人健康,給人快樂』,這絕非光練功就能辦到,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量,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有希望有信心有健康有快樂的人,方能真正做到這些。否則其實就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喔。
說了這麼多,在下其實是很慚愧的,因為很多事自己是做不到的。這些也不過是我個人一些不那麼到位的知見,並無真正的價值。何況『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更談不到建立企業文化的分量。綜觀古今此類文章,大多也是書生們耍嘴皮子的一廂情願,改變整個大潮流而讓每一個一鼎筋骨的員工提高文化素養,還是靠實際從事工作者的努力和每一個師兄師姐自己的發心。更何況文中必定有很多錯誤,是我遊戲文章之語,還懇請師父師兄師姐們麻煩指出,多多包涵。
最後有個小請求,請師兄師姐把一些和師父的獨家記憶、精彩故事發給我,我想整理出來,日後給師父寫一本文學性質的傳記。
關於企業文化的事情,我還希望,以後來『一鼎筋骨』短期學習的師兄師姐,畢業的時候寫一寫自己的心得體會留下來。有福氣長期待在師父身邊的,可以定期自己反思總結,過一段時間統一交流一下,小參一番,定有大大的好處。
最後的最後,祝一鼎筋骨開業大吉,一切平安。
弟子潘俊敬上2016 05 15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