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SwiftUI采用的布局方式是和Flutter一样是弹性布局
,而不是iOS之前的坐标轴
的方式布局,不用准确的设置出位置大小,只需要设置当前视图大小及视图间排布的方式。灵活性增强,布局操作简便,学完Flutter再来搞SwiftUI,布局上得心应手,原理都是一样的。
1、Vstack 、Hstack 、Zstack
SwiftUI里的三大容器视图,在布局中是基本的容器类
视图,子视图(如Text、Image、Button等)放在它们里面按一定的规则排序。子视图之间默认的spacing=8
(即不设置时候间距为8),子视图默认的padding=16
(需要设置.padding()才会有),如Text,默认的.padding()=.padding(16)。容器视图的区域为所有子视图所占的矩形空间,如果只有一个子视图,那大小就是子视图的大小。
Vstack
:纵向布局容器,容器内子视图呈纵向排列,从上往下排列。
Hstack
:横向布局容器,容器内子视图呈横向排列,从左往右排列。
Zstack
:深度布局容器,容器内子视图呈前后排列,从里到外排列(屏幕为参照)。
2、Spacer
Spacer()
:一个看似透明的视图,在布局中起重要作用,它起一个撑满的作用,比如Hstack中的一个Text想在屏幕左边,那么右边添加一个Spacer即可,Spacer就会将右边剩余部分撑满,Text就会被撑到左边。在Vstack中同样可以控制一个视图在纵向的位置。如果给它设置宽度或者高度,那效果也会不一样。
HStack() {
Text("Hello Lcr").padding(20).background(.red)
Spacer()
}
注意:
Text的背景颜色设置是.background,而不是.backgroundColor,background是在底部新建一个View。而且它与padding的顺序上也是有讲究的,谁在前谁在后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不妨可以试试看。
3、Devider()
SwiftUI中的表示分割线的一条线,在容器内以交叉轴方向做延伸,在不设置长度的情况下会撑满容器的最大可显示区域交叉轴。这样容器类的区域也会随着Devider去放大。当然也可以给它设置相应的宽或高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4、LazyStack
struct customView: View {
var text: String
var body: some View {
Text(text)
}
init(_ text: String) {
print("create", text)
self.text = text
}
}
ScrollView{
VStack {
ForEach(0..<100){
customView("Cell \($0)").font(.title)
}
}
}
之前讲ScrollView时候我们用的是VStack,发现并没有用到懒加载机制,今天我们把VStack替换成LazyStack,发现只加载屏幕上需要展示的View,当滑动时才去展示更多的View,即触发了懒加载机制。
当我们去掉ScrollView后,发现无法触发懒加载。
当我们把ForEach替换成用Group包装的多个组后,也不能实现懒加载效果。
所以LazyStack想要触发懒加载机制,ScrollView及ForEach缺一不可。
5、Group
GroupBox
:字面意思看是一个“分组盒子”
,示例如下:
GroupBox("Group") {
Text("hsshhsh")
Text("hsshhsh")
GroupBox("Group1"){
Text("jiuijj")
}.padding().colorMultiply(.red)
}.padding().colorMultiply(.yellow)
可见GroupBox就是一个分组的盒子,而且可以嵌套使用,图中外Box显示全黄色以及内Box显示全红色的效果使用的是
colorMultiply
而不是background,因为background只是在底部添加一个View,colorMultiply则是在最顶部也就是屏幕最外面添加一个遮罩层,就像在做颜色混合计算一样,覆盖上去,会影响子视图显示的颜色(如果子视图设置了别的颜色,此处未设置,所以随Box.colorMultiply颜色)。
OutlineGroup
:类似文件夹的分层效果,可实现树状结构的分层效果,可折叠,可展开。
DisClosureGroup
: 可折叠的分组,类似于List里的.listStyle(.sidebar)
样式,是GroupBox中的子视图可折叠可展开样式。嵌套使用时候即可实现OutlineGroup分层结构效果,树状结构效果上个人感觉比OutlineGroup效果更好。
ControlGroup
:类似于UIKit中的Segmented
的样式。如果想改变样式,可以更改.controlgRgoupStyle()
。
6、overlay
在实现前后顺序的功能,布局上除了ZStack,我们还可以使用overlay
。
如系统计算器里按钮上的文字就可以使用overlay来实现。
Button(action: {
}){
Text("")
}.frame(width: 50, height: 50).background(.red).cornerRadius(25)
.overlay(){
Image(systemName: "person")
}
就很简单的实现了按钮上添加图片的功能。默认图片展示在按钮中心点上。
利用ZStack实现相同功能如下:
ZStack{
Button(action: {
}){
Text("")
}.frame(width: 50, height: 50).background(.red).cornerRadius(25)
//.overlay(){
Image(systemName: "person")
//}
}
而且区别就是.overlay是按钮的一个Modifier,而ZStack是一个容器。具体的还是要根据项目实际功能来选择哪种方式。
7、ViewBuilder
上面1中的三大容器类也是一个View,查看底层初始化构造代码:
@inlinable public init(alignment: Alignment = .center, @ViewBuilder content: () -> Content)
初始化函数里有个带修饰符ViewBuilder
的闭包,查看ViewBuilder修饰符:
@available(iOS 13.0, macOS 10.15, tvOS 13.0, watchOS 6.0, *)
@resultBuilder public struct ViewBuilder {
/// Builds an empty view from a block containing no statements.
public static func buildBlock() -> EmptyView
/// Passes a single view written as a child view through unmodified.
///
/// An example of a single view written as a child view is
/// `{ Text("Hello") }`.
public static func buildBlock<Content>(_ content: Content) -> Content where Content : View
}
@resultBuilder
的意思就是结果创建,也就是会返回一个结果值,此处会返回一个some View类型的View。
也就是可以理解为VStack{}大括号内的所有子视图会被打包成一个结果值
返回给到VStack。所有子视图组成的组合,会被resultBuilder
捕获。
VStack{
Text("Hello Lcr")
Image(systemName: "person")
Button {
print(type(of: self.body))
} label: {
Text("打印")
}
}
打印结果:
VStack<TupleView<(Text, Image, Button<Text>)>>
TupleView就是将所有子视图包装的View。
8、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position(x:,y:):绝对位置,设置视图的中心点在距离左上角(x,y)的位置。
//Positions the center of this view at the
//specified coordinates in its parent's coordinate space.
@inlinable public func position(x: CGFloat = 0, y: CGFloat = 0) -> some View
结合下面三段代码:
//第一段
Text("Hello Lcr")
.padding()
.font(.title)
.background(.red)
.position(x:100,y:100)
//第二段
Text("Hello Lcr")
.padding()
.font(.title)
.position(x:100,y:100)
.background(.red)
//第三段
Text("Hello Lcr")
.padding()
.font(.title)
.background(.red)
.position(x:100,y:100)
.background(.green)
可以看出增加position后显示区域感觉变大了,原因是position会新建一个View作为Text的父视图,所以position之后的颜色设置的是position所返回的View的背景颜色。
offset():相对位置,相对position来说不会新建一个父视图,而是直接将中心点按offset所标大小移动。只是去改变显示的位置。
注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函数响应式代码的细节,要注意顺序的前后对结果的影响。
对于SwiftUI布局来说,还是需要多使用,多查找资料,多注意一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