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or规律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习惯性的年初定计划,用一个崭新的本子写上今年的目标,信心满满的想要达成。当知道自己的宝宝要降临,就精心挑选相册,准备每天都记录下他的所有,等他长大送给他成长的礼物。某一天,发誓要减肥,让自己变成曼妙的万人迷。但所有的所有,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没有然后了……
也许,这些事情会让自己内疚一阵子,但当自己成为了母亲,明白要为孩子以身作则的时候,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的时候,要给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时候,让自己成长为有规律做事情的人,变得尤为重要起来。
说到有规律的生活,我的姥姥和姥爷是我的启蒙老师。姥姥现在95岁,还能借助灯光看报纸。很多人会问她养生的秘诀,如何保持耳聪目明,其实秘籍就一句话,和时间做朋友,每天转100下眼睛。我姥爷曾在国外留学。回国后,即便没有了使用的环境,为了保持语感,我每天都看见他定时打开收音机收听外文节目。
可我小时候是个散漫的人,我认为人不轻狂枉少年,要随心所欲的过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姥姥姥爷给我中下的种子终于发芽了,我意识到有规律生活的重要,体会到和时间做朋友的好。每天做一点的积累,会在不经意间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坚持”是给别人用的形容词
虽说年轻的我很散漫,但这不影响我累积经验,我搞清楚了什么是“坚持”。
几年前,我和办公室大姐大谈肚皮舞的妙用时,觉察到大姐对此兴致索然,并对我频频表达要“坚持”的信息。大姐有这种反应也很正常,随着我不断的展示对各种事物的热情,仅仅是运动就有慢跑、散步、WII fit、滑翔、呼啦圈、滑雪到现在的肚皮舞。她对我兴趣的关注也越来越少。
我是个对所有新东西都想尝试的人,但这不意味着所有我尝试的事物都会喜欢。开始的喜欢是被它的“新”所吸引,而随后的喜欢才是对这件事物本身的喜欢。而对于是否继续,要看本身特点适合与否、环境条件是否允许等多种因素的考量。
由于不断的开始和结束,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能坚持的人并为此自责。但是,随着我二十多年的慢慢尝试,我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兴趣,并狂热的爱上它。自此所有在别人眼中的困难和坚持,之于我都是开心的。
越来越多的人对我说,真的很佩服你能坚持不断地给自己新的目标,有精力去做这么多事情。而之前的十几年,周围的人总是会用“半途而废”来形容我。
这是多么大的反差。
顺其自然
现在,我对“坚持”有了新的解读。
“坚持”是给别人用的形容词。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深知它将带我到何处去,自然而然就会不断地进行下去,酸甜苦辣都是自己能接受的,同时也乐在其中。只有当事情不是自己想做的,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强迫自己去做的时候才会使用“坚持”这个词。
从某种意义上说,“坚持”是给别人看的,也是给自己看的。因为普遍社会定义“坚持”是个美德,是需要痛苦努力的事情。
这让我想到,很多家长会为自己孩子学什么特长,怎么让孩子们坚持学习他们认为有用的爱好而发愁。认为如果不能让孩子“坚持”完成某件事,孩子就有缺乏坚毅品质的可能性。
其实不品尝大多数水果,怎么能确信自己喜欢什么呢。如果是定位为兴趣,那么就首先要孩子自己喜欢,否则,即使没有达到造成心理阴影的程度,也会在长大脱离父母控制后,再也不去碰那曾经拿手的“爱好”了。
想要享受事情本身,就要选好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不要因为害怕别人的批评或半途而废的自责,就不去尝试或是强迫自己痛苦的“坚持”。这都违背了顺其自然的规律。
相信我,当你的内心认定,这是“我”要做的,无需坚持,只需和时间做朋友,就像种子一样,自然会开花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