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如今还是一个刚满18岁的孩子,所言未必会得到人们认可,但我觉得这也可能是有些像我一样的孩子的问题的缩影,也有可能是某些大人口中所谓叛逆的表现,随便吧,姑且一聊。
其一,我想请问有些家长多久会和孩子谈一次心?你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有多少?别说什么孩子不愿意跟你们聊天,请首先用对方式!有时候用对方式为何还不肯与父母聊天呢?孩子与父母同屋檐共朝夕已经相处了好些日子,各种所作所为或许早已深入孩子心中,凡是人就会对其他人留下印象,父母并不例外,在我看来,父母与孩子不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人际关系,既然会留下印象,那你即便短期内用了正确方式,这一方式敌不过那长时间所留下来的印象,所以跟孩子处好关系,请从小时候做起喔~
言归正传,你们有真正了解过孩子从心里想得到的是什么吗?记住,孩子是有自己的思考空间的,他们跟父母一样但也跟父母不一样,父母们的思想不能代表孩子的,更请不要代替孩子做决定。
其二,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我有个朋友叫小金,他手机坏了之后,请老爸又买了台质量稍好的,结果这个手机仿佛成了负累,无论小金拿手机在干嘛,老爸都会说“我买了这手机就是害了你!”“这些手机真是害死人了!”云云。这时候我就在想,手机买了肯定就是用的嘛,不用买来干什么?这就是等于小金他爸买了一台手机给他,却不给他用。 得到一样不能用的东西,到底是小金想要的结果还是父亲?都不是。请不要把任何一样东西当作孩子的把柄然后去威胁他。
再比如,我的亲身经历,我自认是一个比较有孝心的人,对待长辈会尽到我作为一个晚辈的爱与职责。有时候我回去看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会给我一些零花钱吧,可我每一次都是婉拒的,不过爷爷奶奶坚持给我,我才心安手下,毕竟我觉得拿长辈钱是不对的。可有一天我因为作业多确实不方便去看爷爷了,所以突然有个周末没有回去探望,其他几乎每周我都会回去陪爷爷奶奶聊聊天吃吃饭。我爸说出几乎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句话“要记得爷爷奶奶对你的好,你也要孝顺,不要等爷爷奶奶给你钱你才像哈巴狗一样伸手去要。”在他看来可能不经意的一句话瞬间把我心里建立起来的孝顺根基全部击溃。父母们啊,在要求孩子讲话负责的同时请对你们的言行负责。说话前先思考,这句话给孩子可能带来什么伤害。
其三,做父母请虚心,你们是孩子的老师,孩子们同样也可以成为你们的老师。可能做父母的天生就会有一种等级观念,认为孩子是晚辈,所言没有参考价值,其实不然,随着孩子们自身的思维体系的建立,在没有经过社会上纷纷扰扰的琐事侵杂下,他们的思考对父母的思维也是有参考价值,值得学习的,有时候可能会有让你们反省自己的初心到底在哪,从而找回最初那份激情的作用。还有,虚心点,别总弄的自己就是对的一样。比如我母亲,她十分反感网购,相信很多的父母也是一样,确实作为一样新事物,它让人接受是需要时间的。但是一味反对,不听意见,再给新事物多少时间,它们都不可能发展起来。比如我妈,我每每跟她传递一些新事物但是她又不曾接受的事物时,她就三个姿态“我不听”“我不看”“我不懂”敷衍了事。这不仅让自己思想跟不上时代,更会打击孩子与你交流的那份冲动与激情。不然为何如今智能手机如此普及,可是很多老一辈都不会用呢?除了大家都懂的一些主要原因外,我认为还有她们那种打从内心的对新事物的抵触与冷淡,和既抵触又不得不接触的那种挣扎。
其四,如今是新时代,物价上涨,市场发达的今天,不要过多在孩子面前强调自己以前如何如何,并不是指不要强调自己的奋斗精神或经历,而是不要过多说今昔物价问题。最典型的莫过于鞋子。如今各大外国品牌传入,国内市场热销,鞋子的价格相比较十年前翻了不止一翻,在学校内走过,脚上穿的鞋子价格上千的比比皆是。我父母今年过年给我三百块买鞋子,我打开耐克官网篮球鞋专区,价格从低往高顺序,最低440。算了,进口货嘛,我又打开了李宁专区,同样操作,价格最低也是接近300元,过年嘛,我买双好点鞋而已嘛,也罢,跟父母提了一下,每每收到回复就是“不要去和别人比较”。我想说,这不就是个人与人相比较的社会吗?高考比较成绩,应聘比较学历,处对象比较资产,出道比较颜值,唱歌比较唱功各种各种。处在这个社会你让我不要和人相比较?好,学生时代嘛,不比较是正确的,我就买便宜的嘛,我又发了句牢骚“我上次就是穿这双便宜鞋子受伤的,保护性科技太低了”得到母亲这样的回复“这鞋子也是你自己选的了”,我当时多想说你给我250块上网我能选什么鞋子!我忍住了,不想引起进一步争吵,不利于家庭和谐嘛是不,可是家长们啊,在要求孩子不要和别人比较的同时,你们也不要拿那套“你看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呀”来在你们的孩子面前说了好不好?每每听到我就想回一句“你看看别人家父母怎么怎么样!”不是我自私,只是大家都缺少换位思考罢了
最后,关于家庭父母双方的矛盾我也不好谈,反正我也是受害者之一,父母双方有矛盾,请避开孩子解决,不要将负能量传到孩子那里,你们工作压力大,孩子理解,但孩子们读书学习压力同样也大,同样也希望你们理解好不好?
好了好了,可能我有些观点比较偏激,也可能是我所经历或者所见所闻太过典型,反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我也只不过是倏忽有感而发,聊以慰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