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0日
正月初六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1.人的发展的含义
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指人类的发展或进化,另一种指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个体发展广义:从胚胎到死亡的过程,其发展持续人的一生。
狭义:从个体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的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可分为三方面: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
2.人的发展的特点
未完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儿童发展的未完成性、未成熟性,蕴含着人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藏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预示着人的需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
能动性
能动的主动的完成和完善的。具体表现在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
3.人的发展的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从上到下(头尾律)从躯体到外围(近远律),从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大小律)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同年龄阶段,不同身心发展也存在着个车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同。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不均衡,同一时期,身心发展也是不均衡。关键期,个体身高体重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高峰是在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出现在青春发育期。语言、思维、记忆也都有不同的关键期。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
既具有个体的独特性,又表现出生物性和社会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现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爱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使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
人的身心发展还有互补性。
尤其表现在残疾人身上,当人失去了一种感官或身体的一部分,其他感官会发展得格外好,以弥补缺失的那一部分。
4.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根据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必须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根据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根据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根据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不均衡性,研究不同时期个体的成熟状况及其特征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根据人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各方面和谐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词语拓展:关键期
关键期是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在适当环境刺激下才会出现的时期。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年龄阶段。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又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限制。环境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既取决于环境的给定性,又取决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虽然重要,但不是决定人发展的根本因素。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包括人生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体特征等,其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和主体的自我建构。
个体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
第三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1.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知识的认识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知识的陶冶价值也叫作精神价值,知识的实践价值。)
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
2.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表现
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教育能促进主体意识的发展,培养个体合理的自主性;教育能促进个体主体特征的发展,培养个体的独特性;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和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社会化,教育促进人的行为和能力社会化,教育促进人的职业、身份和角色的社会化。)
3.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从学校的内部讲: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的办学条件,物质,教师素质,管理水平,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从学校的外部来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得积极配合程度,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以及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科学信息对学校教育的改造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