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历史,可是只是上学时候啃过上课用的历史书,自从出来工作后就没有再认真地看过历史方面的书了。去年开始有计划看书后,才购置了几本历史方面的书。一直听说《明朝那些事儿》笔风很幽默,猫叔也推荐过呢。很多人看过后都感慨:要是当年我的历史老师也这么幽默的话,估计现在我也能成为历史专家了。今天开始正式看这套书,还没开始看我就感觉会收获满满。那就开始吧。
个人档案
朱元璋,别名朱重八、朱国瑞。父母是农民,有3个哥哥,2个姐姐;4岁开始放牛,放了12年(1328~1344年);17岁时当了和尚,因为当时饥荒严重,所以实际上是出去讨饭(1344~1347年);3年后回到皇觉寺,主要是撞钟(1347~1352年);后开始造反(1352~1368年);造反成功,建立明朝(1368~1398年),于1398年去世。
第一章 童年
朱元璋家里虽然有个豆腐店,但父母主要靠种地主家的土地为生。由于兄弟姐妹多,家里总是揭不开锅,所以很小就要开始帮忙干活。朱元璋的童年是在放牛中度过的,一放就是十二年。
第二章 灾难
朱元璋17岁时,黄河泛滥,家人因饥荒都相继去世了,出嫁的姐姐也无暇顾及他,为了有饭吃,他决定去当和尚。但由于饥荒过于严重,他入寺仅五十余天后,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缘,也就是讨饭。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是因为他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与众不同。所以年少的朱元璋在讨饭时就表现出了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既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这时,他还有自己的信仰——明教,他相信当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伟大的弥勒佛一定会降世的。其实他是不是真的相信弥勒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真正的弥勒是他自己。
三年的讨饭生活,他已经从一个只能无助地看着父母死去的孩童,一个被人欺负后只能躲起来小声哭的寺庙杂役,变成了能坚强面对一切的战士,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长期的困难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忧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地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朱元璋毫无疑问是后一种。如果说在出来讨饭前,他还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经过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觉寺时,他已经是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因为转变的关键在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