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一本书看完之后,心理着实很不舒服,又看了一下书架,还有两三本“烂书”,我所定义的“烂”,就是那种胡乱拼凑、主题不明,毫无思想,完全是炒作畅销的书,不适合我,浪费时间,看完之后感觉很焦虑!
对这件事我进行了三方面的反思:
一:改进自己的选书策略
当时为了节省时间,一看书名就下了单,不考虑合适不合适,是选书的大忌。以下几点需注意:
1.首先是带着疑问选书,自己想解决哪些工作和生活问题。比如:想提升沟通能力、想搞定职场写作、想掌握PPT基本设计、想锻炼公众演讲、……
2.绝不能贪便宜,追营销活动,浪费钱,浪费时间,浪费心情。
3.不要在意邮费,哪怕只买一本。
4.选书之前,一定要看下目录,看目录,看目录,有所了解,结合豆瓣的评价,再决定是否购买。
4.看重某本书时,不要攒书等凑够一单再买,等热情过去之后,可能就没那么大兴趣了,读书像完成任务一样,价值感很低。
5.了解一个领域,就买这个领域不同牛人,口碑高的经典之书,至少三本,通读,对比,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比如我要想了解如何讲故事,不应该买这本《一个故事说服所有人》,而是买《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秘诀、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以及许荣哲的《小说课:如何讲好故事》等。
二:总结近期的读书方法,如何把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1.看书前,远离手机,关闭网络。
2.无笔不读书,读书必动笔。
3.看书的时候,使劲联想,联想,再联想,首先去想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听到的故事,身边人的事情,某人说的话,其他书中相关的东西,写下来,哪怕想到的东西与本书无关。
4.看完一章,或者一大部分之后,使劲想,咋用一句话总结,用一句话,用一句话,然后再想,如果这章提炼出一个关键词或者两三个关键词,是哪个,给他贴上标签。
5.输出,把上面自己在阅读中总结的东西,整理一下成一篇文章,无所谓字数大小,但一定要想办法让逻辑清晰。
6.实践,书中的方法,自己生活中能不能用到,可不可以创造场景使用,思考下,最近自己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景,当时自己的是怎么做的,书中的方法是否可取,改进。
三、是否该阅读经典名著
最近读的一些书,都是一些非虚构的畅销书,主要是讲述如何生活、工作、学习、演讲、口才,心理等,这类书在万维钢的《精英日课》里,也提到,认为相对还是比较low的,我也深知这类书,读多了徒增焦虑,只看不尝试,很难知道是否适合自己,看多还容易困惑。
但我却经常读的津津有味,一本书一两天就看完,很有成就感,这使我对自己的阅读有了很大的信心。营养价值不高,却满足了虚荣。
这可能就是我还处于阅读初级阶段的最好证明吧!
有朋友劝我多读经典名著,“读一百本书,不如生吞活剥,搅碎一部经典。”经历了战乱、屠杀、变革依然能够留传下来,必然有其道理,时间是最好的筛选机制“,”读再多的职场管理沟通,不如读《红楼梦》,中国的职场、官场,跟200年前的《红楼梦》几乎毫无变化“,”鲁迅为什么伟大,他笔下人的人物刀刀见血,阿Q和祥林嫂是每个中国人的内在父母“……
刚好最近听吴军的《硅谷来信》中提到给中学生、大学生的书单,都是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这让我暗自感叹,自己错过了最佳阅读经典名著的年纪。
而现在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虚构类的经典名著,自己内心其实有点排斥那种通过阅读经典去感悟人生,了解人性的费劲方法,尤其是悲剧,名著又偏多此类,以及揭露人性丑恶的小说,很不愿意读,结局让人伤感,心情会变的很糟,也受到李笑来的影响,“30岁之后就不要再读虚构类作品了,直接看电影和电视剧”。
朋友说的非常正确,我目前的这个想法肯定会被自己推翻、打脸。自己终将会去阅读名著,并被吸引,我还需要准备。
非虚构的经典之作,一直没有读是因为,大多都是外文翻译而来,晦涩难懂,读起来非常费脑,我称之为“硬书”,尤其是脑科学和元认知类,不过,自己应该逐渐向这类书看进,难读的书往往价值最高。
以上就是我对近期阅读的一些反思,进入下半年,工作任务逐渐加重,加班变成日常,但我仍然坚持读书,从工作中跳出来,再把阅读心得利用到工作中去,阅读让我效率提升,充分利用上班的每一分钟。
没有工作和生活,只一味的读书,阅读就没有意义,无法验证书中讲述的道理。
不去阅读,闷头工作,单调生活,无法扩展视野,发现意义,也无法带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