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闲聊,突然想到除夕夜那晚我们的对话。
零点过后,我熟练找出列表里的她,照旧送出祝福。
新年快乐,是那天最好的祝福。
她也给我同样的快乐,惦记着我。
接着的一段话,把思绪拉得很长。
俺好久不见你发朋友圈了,也没见你点赞、评论谁的朋友圈。
哈哈,好像是这样。
我都以为你要消失了。
不会不会,我只是在安静地生活,沉淀自己。
好吧,我以为你出了啥事。
放心啦,我挺好的。
她表示理解,我感谢她的理解。
后来一想,我的的确确在安静生活,至于沉淀,实在很难列举出什么具体成果,我也不是闷头干大事的那类人。
大约是心静。
不怎么发朋友圈的日子里,不用搜肠刮肚地想文案,反复琢磨配图,不用碎碎念,那个谁谁为啥那样评论,我该怎么回复这类问题。
我变得不那么冲动,连胡思乱想的时刻都少了,日子过得很慢。
“三天可见”“一月可见”给足了我安全感和分寸感,连我自己都很少再回看过去的朋友圈,戒掉不停怀旧的习惯,好像没有那么难。
毫不避讳地说,我屏蔽了一些人的朋友圈。
我是个有些敏感,偶尔悲观的人,却不愿意在朋友圈里反复看到一个人的不好情绪。
不明白生病这一件事,为什么可以在同一个人的朋友圈里被细分成打针、吃药、病还没好三条朋友圈。
第一次,我选择安慰。
第二次,我选择关心。
第三次,我还是选择关心。
第四次,我选择看看不说话。
可是很难找到第五个理由,让我再打开Ta的朋友圈。
我不反对朋友圈里打广告,但是个文案控。因此,关注了一些人,也屏蔽了一些人。
一眼望去,没人愿意只看到一地鸡毛。
并不擅长维持任何一种感情,因为每一种感情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尽不相同。我总觉得,朋友圈之外,依然是鲜活的生活。
哪怕很久不联系,我也还是会想起你,在看云的间隙,在夕阳西下时分。
我能做的,只是在每一种感情中尽可能地走心,若有违和,不必说抱歉。
因为,生活的真相便在于,可以广而告之,也可以文火煮粥,细细过。
慢慢来,是我对生活和你的全部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