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冬至,北方人吃饺子,南方有的地方吃馄饨,有的地方喝羊肉汤,冬至节日气氛大都体现在家人团聚、共同吃上一顿热乎饭上;而古代人的冬至,无论是仪式上或是意识形态上,都受重视得多,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宋朝周密所撰的追忆南宋都城临安风貌的著作《武林旧事》中,有对当时都城冬至节日的盛况描写——
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
冬至时,妇人小孩子都穿着华美的衣服,在街上往来如云,三天之内,店铺还罢市!富贵人家的馄饨多么讲究。
而在追忆北宋东京繁盛之象的《东京梦华录》里也有关于冬至的记载,说即使再贫困的家庭,也会在这一天换上新衣,置办饮食,祭祀祖先。
至于为什么古人们对冬至如此重视,《汉书》里有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过后,阳气渐渐增强,所以也称“冬至一阳生”;与之相对的夏至,则是“一阴生”。
古代交通不便,行至异乡便不知何时能回,所以每逢佳节便倍思亲,中秋也好,重阳也好,都是如此。而在受到如此重视的冬至日,又怎能不思念亲人呢?
公元803年,白居易成为秘书省校书郎,这一年夏至,他写下《思归 时初为校书郎》,诉说对家人的思念,“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他思念得在夜深时都还睡不着。
而在次年冬至日,他夜宿邯郸,写下这首《邯郸冬至夜思家》,仍然在书写对家人的深情思念,感情更为直接、真挚、感人。题目中着一“思”字,诗句里虽却无一“思”字,却仍写满了相思意。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依然有着白居易诗的风格,语言明白晓畅,任谁也能读懂,感情质朴动人。诗人宿在邯郸驿里正逢冬至,没有家人相伴的节日,新衣?美食?似乎都无甚可书写的。在诗人眼里,夜深人静时分,陪伴自己的,只有一盏孤灯、一抹残影。
一个灯前“抱膝”的动作,写出了诗人在此深夜里的孤独寂寞冷,这一抱膝,每个曾在孤独的夜里难以入睡的人都能体会这种心情。诗前两句,可谓将孤独书写到极致;而后两句的画面,则又让人心生暖意。
后两句,诗人没有沉浸在这种孤独之中,反而跳转入想象之境,他想到我正在思念远方的人,远方的家人也一定是相对坐到了夜深时分,还应当正说起我这个远行之人吧。
很奇妙,一个人的孤独寂寞,在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中却得到了消解。个人孤独落寞的影子,在结尾家人说着远行之人的画面之中,转而让人感到温馨与温暖,诗人本身,想也是得到了慰藉。
如果有一天,你在远方感到孤独寂寞,别忘了——
寒夜里,总有盏灯在为你亮起;天涯之遥,可能有人在等你。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