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在看了我的公众号文章之后,特别是个人成长系列文章,问到你的文章好像特别注重让人行动。我回答确实是的,我希望读者能够真正将想法变成行动,所以在每一个文章的结尾都会有一个小活动,让大家去着手完成。我经常在任务中提到冥想,后来几个朋友还真的问起来如何进行meditation。我经常使用一个叫Insight Timer的App,设定15分钟进行冥想,边上放笔和本子,迅速记录下冥想的内容。他们也开始了meditation。
后来又有小伙伴看到文章,说自己一样处于职业迷茫区,因此特别有感触。我说知行合一的行动是走出困境的一种有效方法,那就试图按照知行合一的要求做上一个月吧。一个月之后,再来探讨。
所以,这个公众号希望越来越多的读者看到后能够行动起来。其实,公众号的最大读者是我自己,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正确的认知下,行动起来。正因为最大的读者是我自己,所以这里的内容可以很好保证质量,一句话走心。
知行合一就是认知与行动的高度统一,就是有怎样的知就应该有怎样的行。这句话谁都知道,但是我会发现很多人看了公众号后,极为打鸡血(PS,我也是看了大量的公众号文章,极为鸡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然后立刻决定要做某件事情,达成某个目标,然后意气风发,决定大干一次。结果一觉醒来生活还一样继续,像《狼烟北平》中文三的生活一样,臭虫一直是臭虫。不可否认,这本来就是生活。正常的生活,该不该像《我的团长我的团》一样,臭虫要努力变得不是臭虫,甚至还要作出点打南天门一样的业绩出来?我的答案是的至少你要不断解决上学、职业、家庭、教育等等难题,就像攻克南天门一样。
所以,TB公众号就是希望读者能够能够往某个方向一直努力,然后不断重复,将事情做到极致,甚至打通这个方向。这个理念其实源于两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狼烟北平》。
罗伯特·西奥迪尼心理学巨著《影响力》中很精辟地讲了人为什么这么容易被说服或被影响(influenced)?我也试图用里面的原理来更好促进行动,并且,试图真正将公众号的理念应用于个人成长、职业等领域。
TB公众号决定发起一个行动,这个行动要明确的目的、时间、所做事项。这个行动名字极为朴素,就叫30天挑战,即挑战30天里持续做某件事情。不过,这个30天挑战有些要求是需要提前沟通的。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1.在30天里,每天持续做一件事情,不管出现任何状况(不超过3件事情)。
2.这个事情,可大可小,可以是每天学习5个新的单词,或者看10页的书;也可以是每天要跑步5km,或者运动30min;
3.要有明确、可以量度的结果,即30d后要达成一个怎样的目标。如看完老友记的第1-3季;也可以是在30天后体重减少5kg。
4.要有明确的计划,将目标分解,在什么时间段应该有怎样阶段性的成果。
活动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1.在《影响力》中有个稀缺性原理。你如果要将一个产品卖个好价钱,必须让对方觉着它不是太多的。所以这次活动会设定门槛,那就是必须经过筛选。经过筛选,才可能知道这是来之不易的机会。筛选原则是参与者必须认真写1000个字以上的参与活动申请,认真思考如何去执行。
2.活动申请还应用到了一个心理学原理:承诺与一致。当你认真书写你的申请的时候,你相当于认真在承诺,那么很有可能你在执行过程中更容易克服困难来执行这个项目。
3.而这个活动将会在这个活动小群里面以及公众号上进行持续公开回顾进展。所以,实际上,这时候《影响力》中的社会认同就会发生作用,你必须达成你的承诺来获得大家认同。
在成长的路上,每一天面临的都是特殊情况。能够克服特殊情况,进行持续性行动是拿下目标的战略高地。
每一天都有不行动的理由;每天都有不行动的诱惑;每一天都有各种难事阻止行动,让你今天不行动。而且每一天都有大量的全新的事情出现来阻止可持续性行。我经常邀请室友跑步,不好意思,今天头有点痛,不想跑步;昨晚睡得有点晚,不想跑;今天,下雨了,不想跑。
想了这么多,你总会有各种不行动的理由;还不如和我们一起来玩玩这个免费的30天挑战;一起来克服每天的特殊情况。
结论:
1.人很容易有好的愿望,但是行动往往跟不上。
2.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将某一件事,重复,并努力做到极致。
3.在成长的路上,每一天面临的都是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