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一名年仅9岁叫MillaBizzotto小女孩火了。她曾在校园遭受欺凌,然而她选择的不是软弱地哭泣、退缩,而是通过锻炼身体,让自己强大起来,她的动力就是让自己不受欺负,并且能够保护同学。
自发的动力让她坚持一年多的高强度体能训练,最终的结果是,小姑娘完成了全美90%成年人都不能通过的极限挑战比赛:58公里赛跑、8公里游泳,在有25项障碍的赛道上来回穿越,爬绳、攀墙、铁丝网下匍匐前进等等。她成为小伙伴们的偶像,被邀请为反对青少年暴力和校园欺凌的大使。
每一个牛娃的背后都有一个牛掰的家长。她对自己的爸爸是这样说的“我的父亲永远在我身边,是我最好的伙伴和教练。”
为什么国外家长如此重视运动?这不禁让我们感触良多。英国一所学校的一段话做了精辟的概括:
学会赢,也学会输;学会去领导,也学会被领导;学会做极致的自己,也学会做团队的一员;学会什么时候去奋争,也学会什么时候去承认失败;这些,都是我们成为一个人所要学习的内容。
运动对孩子既然这么重要,那我们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呢?
一、观念改变,运动至上。
首先我们理念上先重视起来,需要知道运动对孩子的重要性。《做更“耐撕”的自己》作者沈万九提到牛津大学有一个久负盛名的罗德奖学金,其招生有四项标准,其中一项就是喜爱体育,最好有运动成就。他们认为,这样的人往往具备优秀的心智,是值得栽培的未来领袖。
原因很简单,爱运动的人一来有坚定的毅力,二来有乐观的心态,三来有健康的身体,四来有明确的目标,这样的人,不成功才怪。
在西方,大多数领导人都是运动员出身。为什么运动员出身的人在社会中往往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们有难以击垮的信心和号召力。
一个能赢的团队一定也是经历过许多逆境的团队,不可避免有过失望、恐惧、质疑、懊恼……尤其在千变万化的比赛场上。
在竞赛落后的情况下,核心人物必须摒弃杂念,集中精力想好下一个球,才能把握住赢回来的机会。这种机会往往转瞬即逝,必须保持住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捕捉到。这恰恰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所以,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体育运动第一,学习次之。他们知道过度和过早的认知性、记忆性的学习, 会影响孩子身体和生命力。
二、孩子有多小,运动就有多好。
英国专家指出,对于小婴儿来说,家长要尽量鼓励他们活动,爬行,够东西,攥东西等,总之就是引导他们全身各个部位活动。对于1.5-5岁学龄前的孩子,要求每日运动活着是活动至少要3个小时,室内及室外都可以。
孩子越小,运动习惯培养就越容易。我们的行为中约有45%都是来源于习惯。习惯其实远比这45%的比重代表的含义更重要,因为习惯是不断重复的行为,而且大部分每天都在重复,从长远来看,这种运动习惯的重复会受益无穷。
三、运动体验比运动更重要。
我们要带着去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带他找到他喜欢的运动,引导他享受运动带来不一样的自信和成就感,享受运动带来的社交上的进步,享受运动身体大汗淋漓后的畅快,享受团队协作的乐趣。
在孩子的童年,过程比结果重要,去充分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这种体验会让运动在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从而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
我们的引导可以从简单到运动先着手,慢慢加深难度。
比如球类。小龄的孩子不拘于是何种球,只要有球,练习投球,扔球,踢球等,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更好。
车类:平衡自行车,滑板车及脚蹬卡丁车或拖拉机(专门为小龄孩子设计的)。车辆的训练培养孩子的速度感及对于方向的掌握。当孩子大些,还可以选择空地,为孩子勾划模拟交通图及制造障碍等,乐趣无穷。
协调类:比如平衡木,滚筒,瑜伽球,蹦床,儿童高低杠等,建议到专业的儿童早教运动中心,因为孩子越小,越需要专业的运动保护手法。
攀爬类:攀爬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大动作技能的练习,还能锻炼他的空间感知和深度感知,对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帮助。
孩子需要培养的品质在运动中都可以得到完美锻炼,如独立、沟通、协作、坚持、领导力、公平竞争、规则 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成就事业、实现幸福生活所必要的品格。
从这个意义上说,运动就是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