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春夜喜雨》有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除了题目,通篇不见“喜”字,可是读者仍然可以从无声的“潜入”、悄然的“润物”,从“云俱黑”、“火独明”,从红湿而下垂的花朵中,感到了杜甫的欣喜。
题目叫做“春夜喜雨”。春雨,是表现的对象;夜,提供了感觉的特殊条件。喜,才是全部感情的主线。要注意的是,第一,夜雨是看不见、听不见的。第二,要抓住夜雨带给人内心触动。在那个以农为本的时代,在那个战乱的日子里,“润物”便自然有一种欣慰之感。
开头两句的“知”字,把雨当作有生命、有意志的对象来表现,用得轻松,不着痕迹。
夜雨是看不见的,随着风,一般应该是有声势的,但这里却是“潜入”的小雨,偷偷的,无形、无声、无息的。“细”让读者感受到了细小、微妙,细微到视觉和听觉都不能直接感知,所以一个“润”外在感官不可感,却流露了内心感受的喜悦。物之被润,表现的却是心的滋润,无声的微妙胜过有声。只有心灵过细的人,才能感觉到这本来不可感觉的感觉;只有具有精致的内在感受力的诗人,才能为生命看不出来的潜在生长而体验到默默的欣慰;只有关切国计民生的人,才能为一场无声的细雨感到由衷的欣慰。
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诗要让读者体验这种别人感觉不到的精致感觉,这就叫感染。“润物”衍生出了象征意义(如形容某种思想和人格对他人的熏陶),诗句内涵的召唤性,其潜在量之大,正是诗句成功的标志之一。
下面两联,转换到外部感官。“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雨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美用光和色的反衬来体现:在平原上视野开阔,云才会在田野的小路上蔓延;大幅度的黑色背景表现雨之浓,用船上唯一的温暖灯火来反衬,在互相映衬中显得生动。
这种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的,例如柳宗元的《江雪》用“绝”和“灭”来强调千山万径一片空白,后面用“孤”舟和“独”钓来突出唯一的人物,打破了空白。又如王安石在《咏石榴花》中写道:“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最后一联诗人用第二天早晨的明亮,反衬昨夜春雨的效果:第一,这下子不是看不见了,而是看得很清楚明了,还要加重感觉的分量——“湿”,红得水灵灵的,这是绘画上强调的“质感”。第二,更为精彩是另一个“重”的特点。这是绘画艺术上强调的“量感”。花的茂盛,花的潮湿,变成了花的重量感。他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中写过:“黄四娘家花满播,千朵万朵压枝低。”也有“压”字之妙。
反过来,还有另外一种“轻”的量感,比如秦观的《浇溪沙》中说:“自在飞花轻似梦”说它“飞”还不够,还要把它和缥缈的梦联系起来,让读者去体悟其中意味。
这首诗里他的喜悦有两种:一是默默的、内在的、不形于色的;一是外在的、视觉的。通过细微的感觉,带动读者去体悟省察,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摘录、有感于孙绍振《名作细读》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