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宫殿是专供给皇帝以及贵族所居住的建筑。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认为,宫殿具有沟通天人关系的功能,因此从选址到设计规划,古人都要考虑到天象和地理方位。历朝历代的宫殿都规模巨大、气势雄伟、雕栏玉砌,看起来非常的奢华,且规划布局五放端正,通常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这种布局方式的建筑往往能够体现出宫殿的尊严华贵,皇权的至高无上。
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作为中国古代宫廷的建筑精华,紫禁城从功能、结构以及色彩上都体现了历代宫殿建筑的特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周礼•春官•小宗伯》记载:“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帝王的宫殿在建造时基本遵循“左祖右社”的原则,根据功能的不同,宫殿通常包括礼仪行政部分和皇帝居住部分,即“前朝后寝”,故宫的建筑也是严格按照“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古制布局,充分体现了“天子至尊”的封建宗法礼制。
紫禁城宫殿整体上由“外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坐落在土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上,严肃庄严、壮丽雄伟,布局上由三朝五门,多用奇数,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朝会大典、颁布政令的地方;内廷是皇帝与后妃、皇子们居住的地方,比较富有生活气息,在布局上由两宫六寝多用偶数,两宫为乾清宫和坤宁宫,六寝是东西六宫。文渊阁是紫禁城内的书库,主要采用黑色琉璃瓦建构,近屋檐处改换绿色琉璃瓦,于是,就在屋面的外沿形成一圈绿色的边,因为书库最怕火,用黑色琉璃瓦寓以水压火。在紫禁城中,这样的设计思想无不充分体现出了阴阳五行学说。
太和殿大乾清静,神武楼高养性深。太和殿是九五至尊的大殿,俗称“金銮宝殿”,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也是形制规格最高的建筑,它的形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采用了做高级的制作方法。太和殿的屋顶为重檐庑殿顶,房脊上有十个蹲脊兽,且这些脊兽的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太和殿的藻井是主要装饰构件之一,古人相信“天圆地方”说,因此藻井的最下层为方井,中间层为八角井,上半部分则是圆井的构造,这就与“天圆地方”的观念相映衬。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内完全是龙的世界,龙无处不在,天子的威仪也无处不在。据统计,仅太和殿一处,就有龙一万多条。重檐翠瓦缀天绫,砌玉楼栏嵌彩龙,藻井内雕有一条巨龙,被称之为“轩辕镜”,这条巨龙与太和殿内巨柱上的巨龙相互映衬着,更加的烘托出了帝王的权势与地位。紫禁城的北门,称神武门,是皇宫的后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重要门禁。刚开始的时候叫玄武门,取自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来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而改名为神武门。在《七律·登景山观故宫》这首诗中提到了“鸟瞰禁宫四四方,红墙碧水沐天光”,神武门有高大的城楼,过了神武门经过护城河就可以在景山看到美丽的风景。
再来看看紫禁城中的彩画。彩画在古代的建筑中是特有的装饰形式之一,在保护木结构的基础上,添上亮丽夺目的彩绘,使之将功能与美感集于一身。紫禁城建筑中的彩画主要以金色、绿色、青色为主,屋顶是黄琉璃瓦,柱子和墙面是深红色的漆,龙和凤的图案是主要的题材。在城中主要的大殿主要是和玺彩画,而较为次要的宫殿、配殿、庑房等主要是用旋子彩画来作为装饰。苏式彩画主要用于宫廷花园中的亭台楼阁,彩画富有生机,与周围的植物相映成趣。在紫禁城中的园林建筑中被广泛采用,最为精美的就是乾隆花园里的苏式彩画。如今,在古装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宫廷内的建筑色彩搭配的确是色彩和谐,层次鲜明,有着明与暗的对比,金黄色的琉璃瓦与青绿色为基调的檐饰相对比,在蓝天、白云辉映下显得极其辉煌壮丽。
喜看今朝诗盛世,神州大地赋歌声。不管从建筑的结构、功能还是色彩上来看,紫禁城辉煌的建筑成就都是值得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骄傲的资本,它的艺术与文化之美是我们传统建筑的经典。我国建筑教育家粱思成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如今的紫禁城宫殿依然有着和谐壮丽之美,依然屹立在建筑艺术的顶峰,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这灿烂奇观,弘扬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