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临习《北魏元显儁(jùn)墓志铭》,此志刻于北魏延昌二年(513)。计19行,行21字。1917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此志书法用笔中侧锋兼用,方圆笔皆备,爽洁俊利。秀润严整,秀逸多姿,极富韵致,志文辞采华丽,书法精绝。
对临后,好像没太多不同于其他魏碑的感觉,结体左低右高,中宫紧致,精紧茂密,但好像这是所有魏碑的特性。
随手翻看书后所附对此志的介绍,说志盖和志文上下相合,为一个生动完整的石龟,而且龟的首尾、四足毕具。
此志在北魏仅见,后世也极少见。为何以龟为形?此龟实际是什么样?葬的是个什么人?这才觉得它有些神秘,要看个究竟。
查阅资料,才知墓里躺着的竟然是一个年仅十五岁的翩翩美少年,元显儁,河南洛阳人,是“景穆皇帝之曾孙,镇北将军、冀州刺史、城阳怀王之季子。”资性夙灵,神仪卓尔,少玩之奇,琴书逸影。“痛春兰之早折,伤琴书之永穸(xī)”,寄托了家人对这个早殇的皇族少年无限的哀思。
把墓志制成象征长寿的龟形,是祈求墓主在九泉之下得其永年。志名题署“处士”,是因为他还没有达到因袭官爵的年龄,无仕宦事迹,只能姑且以“处士”称之,开创了碑志中这一称谓的先例。
再仔细用心品读铭文:
维大魏延昌二年岁次癸己二月丙辰朔廿九日甲申故处士元君墓志铭
君讳显儁,河南洛阳人也。若夫太一玄象之原,云门灵凤之美。固以琼峰万里,秘(壑)无津,龙樤(tiáo)紫引,绵于竹帛。景穆皇帝之曾孙,镇北将军冀州刺史城阳怀王之季子也。君资性夙灵,神仪卓尔,少玩之奇,琴书逸影。虽曾闵淳孝,无以加其前;颜子湌(cān)道,亦莫迈其后。日就月将,若望舒荡魄;年成岁秀,若腾曦洁草。松邻竹侣,熟不仰叹矣。是则慕学之徒,无不欲轨其操,既成之儒,无不欲会其文,以为三益之良朋也。若乃载笑载言,则玄谈雅质。出入翱翔,金声璀璨。昔苍舒早善,叔度奇声,亦何以加焉。而报善无征,歼兹秀哲,甫龄三五,以延昌二年正月丙戌朔十四日己亥卒于宣化里第。粤二月廿九日窆(biǎn)于瀍(chán)涧之滨。痛春兰之早折,伤琴书之永穸,以追吊之未磬,更载琢于玄石。其辞曰:愔愔(yīn)夫子,令仪令哲,独抱芳兰,陵践霜雪。且琴且书,俞光俞烈,扶摇未抟,逸翰先折。春风既扇,暄鸟亦还,如何是节,剪桂雕兰。泉门掩烛,幽夜多寒,斯人永矣,金石流刊。
的确是辞彩华美绮丽,音韵沉郁和谐,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