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偶然间看到一篇萌萌的漫画。讲述的是地球上每种动物都有的伤心事。作者是一个美国姑娘布鲁克巴克,她用萌萌的画风,以绘本的形式记录了这些动物的冷知识。
斑马永远不敢自己睡觉。漫画中斑马一脸无助的说:“嘿,别丢下我。”狗狗喜欢主人的陪伴,它其实看不懂电视,但它们假装很爱看,只是为了能多陪主人一会儿,它说:“咱们再看一集吧。”
而真正萌到我的,是一只火红的狐狸。小狐狸的生活观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它们总是独自生活,捕猎、进食、睡觉。小狐狸傲娇地说:“我也想和你们玩儿呀,不过抱歉,我每天都很忙。”
我们大部分人,难道不和它们一样?
2
刚刚独立的我们,就像斑马一样,独自待着就会害怕,不喜欢一个人睡觉。我们还喜欢有人陪着,不喜欢孤单,像那只怕没人陪的狗狗一样。
我想起那个之前没有一点兴趣爱好的自己了。
在我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前,我很不喜欢孤独,我觉得孤独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那意味着你没有朋友。
于是每次一闲下来,我都会约和自己关系较好的朋友们待在一起,朋友们有时候可以一起玩,但大部分时间,她们都会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忙,或忙于家务事,或忙于工作学习。
在我约不到朋友的时候,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的朋友们会那么忙?那时候,我会觉得全世界好像只有我最闲,无所事事。那个时候,只要有人叫我出去,我会做到随叫随到,像在随时待命一样。偶尔,我会怨恨我的朋友们,为什么她们做不到像我这样,随时待朋友之命的状态。
我一直弱化自己,浪费着时间,寻求着陪伴,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我又一次没有预约,就直接去找一个朋友的时候,朋友说:“我觉得你可能是因为没有兴趣,所以从来不会和自己玩。你不会独处,适应不了孤独。”
我笑着随意来一句:“真的是哎。”依然没有觉出不妥。
朋友有些不胜其烦:“可是我真的很忙,我还有一大堆事情,我没有时间陪你玩。”
那一刻,我有些受伤,一直以为,我是因为太看重朋友才会总想着去找朋友,其实是因为,我自己太闲了。
尽管朋友的话有些直白,但我还是仔细地回味了她的建议,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终于明白,是时候静下来,把我囤的那些没有拆封的书翻一翻了。我那么闲,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过一整本书了。
至此,我忽然很喜欢独处的时光,因为我终于明白,在我独处的时候,是我最好的增值期。我认认真真读了几本书,开始了自己一直很喜欢的写作生活。
我找回了自己的兴趣——写作,阅读。现在,每当遇到休息时间,我不再总想着寻找陪伴,排解孤独。而是静下心来,享受独处,做我感兴趣的事情。
我可以为我的兴趣,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思考、构思框架、落笔成文,我不再觉得自己无所事事,闲到需要浪费时间了。终于体会到,为自己的兴趣呕心沥血时,被人打扰时的不愉快。
我不再是那个闲的发慌的,总是去打扰别人的无用之人,我开始远离热闹,认认真真的倾听内心的声音,和自己玩耍。
我感受到了独处的魅力。我像小狐狸那样傲娇地独处:“我也想和你们玩儿呀,不过抱歉,我每天都很忙。”
3
从斑马的心理到狗狗的想法,继而到小狐狸独处的傲娇,我们也是一路摸索一路成长,日渐心理强大。
想起作者维安写过一篇文字《那个总是独自一人吃饭的姑娘》,里面那个独自吃饭的姑娘,用没有电的手机,假装和别人讲电话,用以掩饰自己独自吃饭独处的尴尬。
这一度让我很有共鸣。曾经我一个人去吃饭的时候,也觉得很尴尬,很不知所措,吃饭过程中,时刻怕遇到熟人,被问候一句:“怎么一个人?”
现在,当我以小狐狸的心态独处时,会觉得是一种惬意的放松。吃饭时,我不用怕不到位的餐桌礼仪而使对方不开心,在不影响形象的情况下,怎么舒服就怎么吃;放假时,关掉网,远离手机,津津有味的品一本书,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和自己聊聊天;外出时一个人,那也没关系,我不用靠任何物件去隐藏孤独,而是大大方方的做自己的事情,无惧别人的目光,不理自己那曾经敏感的小心思。
越长大越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常态,独处也会让我们习惯。毕竟,随着我们的成长,终将要离开父母,学会独立,所以,父母的陪伴是有期限的。而即使是非常相爱的两个人,也没有办法时时刻刻陪在对方的身边。
更何况是我们不停变化的朋友圈,越来越忙碌的朋友们也会和我们越走越远。
我们注定要学会自己与自己相处,自己陪着自己玩耍。像一只小狐狸一样,独自生活,捕猎、进食、睡觉。
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学会像小狐狸那样生活后,你会发现,独处的时光很美很好,对自己很有帮助很有用。
所以,像一只狐狸那样去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