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如果把书本垫在屁股下面坐,被爷爷看到定要挨骂的。他会说,书本即代表孔老夫子,怎敢把它垫在屁股下面,是会受到惩罚的。从这足以看出孔子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影响,看出他在平民百姓中的威望。从来没有读过书的爷爷也是把他敬如神灵。
所以,一打开《孔子大历史》就被第一章的标题吓到了——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突然觉得出版真是很神奇的事情,这么硬核的文字放在我们的老祖宗头上居然没有被毙掉。
看这本《孔子大历史》我们一定要抛弃掉之前印象中的孔子。在这本书里我们不会看到一个特别靓丽光鲜的孔子,而是一个很接地气的老头,为生活奔波、为欲望奋斗、为名誉妥协的人。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商及周代的礼仪制度加以补充式的介绍,让我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全面了解孔子,细致生动的还原了孔子生活中的微小细节,把春秋时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状态,理出一个简单明了的时间线。
15岁之前孔子都是作为一个农民,跟随母亲在外婆家长大。15岁时,母亲出世,通过 “停棺认祖” 的方式,顺利过继到了有着贵族头衔的父族一方,成为了一个小贵族。第一章里有作者的一个有趣的细心分析,说关于孔子到底是不是野合而来。孔子生日是夏历(阴历)的八月底,倒推一下,母亲怀孕的日子是上年的腊月里,鲁国在北方,冬天很冷,腊月又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也不适合野合。以此来推翻孔子由野合而来的说法。
本书的主人公是孔子,不专门描写春秋贵族社会、寡头政治的来龙去脉,而是从与孔子有关的角度介绍这些背景。但借孔子来看春秋,特别是春秋晚期历史,又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为春秋历史的主人公大都是诸侯国君,辉煌的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风云舒卷,波澜壮阔,史书对他们的描写最多,而那时最普通的贵族一一“士” 的生活状态,就很少有详细记载。孔子是春秋历史的一个特例,关于他生平的记载很多,主要靠他的弟子、再传弟子编辑的《论语》和《礼记》。甚至可以说,孔子是了解春秋时代普通士人生活的最佳个案。
孔子生活在春秋的最晚期,“百家争鸣” 的战国时代即将开启。孔子以外的诸子百家,我们能了解的也非常少,庄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等,他们在什么样的家庭里出生长大,娶了什么样的妻子,有几个孩子,他们怎样求学,怎样招收学生,怎样养活自己......这些几乎都是盲区,唯独孔子的生平事迹最详细。
所以孔子不仅是了解春秋贵族社会最好的个案,也是诸子百家里最丰满、最真实的一位。他所处的时代,贵族世袭制度已经丧失了活力和能量,他一生的亲历展示了寡头政治的难以为继春秋贵族们的历史,从此走向谢幕。
书中对孔子的工作与生活都有很多很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丰满的、多面化的孔子。
《论语・乡党》记载了一些孔子 “上班” 的表现,主要是对国君、同僚和上下级的关系,基本特征是恭敬、慎重;和比他低的 “下大夫” 谈话,表情和、随意;和同级的 “上大夫”(卿)谈话,就比较郑重了;上朝和国君在一起时,就恭敬而慎重。
怎么吃饭也有规矩,必须在固定时间开饭,吃饭不能说话。这似乎是东方特色,不光汉族,很多别的民族里也有这讲究,是食物不足年代的普遍现象。觉得吃饭是很神圣的事情,随便说话就对不起老天赐给的这口饭。同理,吃饭的时候不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当食不叹”。说到对食物的尊重,孔子还有个习惯,就是每当有丰盛的饭食端上来,必须要 “变色而作”,或是沉默,表情严肃,跪坐着把身子直一下。哪怕吃不太讲究的粗粮、蔬菜,他也要面色凝重,表达恭敬重视之情。
孔子的人生信条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只要想做事,就离不开权力,诸子百家中除了杨朱、庄周那样的极端个人主义者,大概没有人能摆脱对权力的依附,但儒家毕竟不是法家,即使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孔子及其弟子身上也时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首先,儒家第一次把 “人” 作为政治的目的。孔子说 “仁者爱人”,“仁” 就是拿人当人看,这是周文化的宝贵遗产。孔子的祖先商人可不是这样,在他们眼中 “非我族类” 都不是人,跟牛羊一样可以随意屠杀。西周王朝建立以后很快就废止了商代的人殉人祭习俗,孔子本人更是连随葬人俑都反对。儒家的 “仁” 是不分族类,不分地域的。其次,孔子及其弟子反对贵族政治,却提倡并继承贵族的文化传统,包括贵族那种视荣誉高于生命的 “迁腐” 劲儿。周代的贵族是 “社稷之臣”,不是君主私人的奴隶,因此儒家为君权服务,但又不愿沦为君权的工具,他们是想做 “股肱”,不想成 “爪牙”,他们总想 “驯服” 君权,让它规规矩矩为社稷、为百姓服务,虽然多数时候难以如愿,但久而久之培养出了 “道尊于势” 的传统。
作者目录:月丫读书 -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