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怎样读书
1.在《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我提倡一种高强度的读书方法,称之为"强力研读"。与《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按部就班的,繁琐的固定套路不同,"强力研读"更像是一种态度和心法。
2.称为"强力",是因为它追求阅读的深度和效率,力图能在一本书中挖掘到最大限度的收获。我曾经听人讲一个笑话,说我们是怎么向别人学习的呢?我们就如同小偷一样到人家里把除了厨房水槽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搬走了 —— 然后我们回过头去把厨房水槽也搬走了。我们就要用这样的精神去读一本书!
3.强力研读的第一个特点是:不好玩。世界冠军培训基地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强力研读"不是为了娱乐和休息,而是用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非得把一本书给融会贯通以至于长在自己的大脑里不可。这种读法相当累。我认为写读书笔记是一个非常正经的工作。
4.强力研读的第二个特点是:用的时间很少。就如同在那种专门培养天才的最好的音乐学校里,孩子们每天真正练琴的时间绝对不超过2个小时一样。没人能长时间坚持那样的强度,而没有强度的训练还不如不练。你可能每天花很多时间阅读,但你很难做到用很多时间强力研读。要把精力充沛而又不受打扰的时间段留给最好的书。
5.强力研读的第三个特点是:不追求快。处在我们的“学习区”内的好书,应该慢慢的仔细读。追求把一本书快速读完,就好像追求把一只曲子快速弹完一样,这不是练琴是完成练琴任务。读书人的一个秘密就是,读得慢,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反而更高。
6.强力研读的以上这三个特点,和“刻意练习”一致。
7.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好书读一遍不可能掌握精要,反过来说如果一遍就够了,那这本书也不值得强力研读。我们说的思想类书籍,不是什么学术著作,所以再好也没必要读三遍。两遍正好。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
8.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的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这时候就不要每个字都读了,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的笔记,直至读完。然后这本书就可以束之高阁,甚至直接扔了。
9.“强力研读”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做读书笔记。
第二部分:怎样做读书笔记
1.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而给课文概况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的方法、还有用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做读书笔记,意义都不大。
2.强力研读要求读书笔记必须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只有做到全部四点,你才能把一本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你会发现这个回报是巨大的。
读书笔记首先要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它第一作用就是抛开故事记住文章。让一本书从厚变薄,从具体的山川景色变成抽象的地图。只有当你跳出字里行间,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全章,它的脉络才能变得清晰。看清楚以后不要抄作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脉络写出来,就好像画地图一样。
逻辑脉络之外,如果发现真正好的小故事 —— 我们称之为"亮点"—— 那么就把这个故事也给写下来,甚至具体到细节。读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寻找能够刺激自己思维的那些亮点。我们在分析脉络的时候要忽略故事,分析完脉络再把故事带走。
高水平读书人看完的书上写满了批注。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对作者的质疑或肯定。更高级的批注则是写下自己因为看到这段文字而产生的灵感。也许你突然想到这解决了你之前一直关注的问题 —— 尽管这个问题看似与此书无关;也许你想到对书中思想的一个新的应用;也许你想到你可以把作者的理论往前推一步。这些想法未必都真的有用,但是都非常宝贵,因为如果你不马上记下来它们很快就会被忘记。多年以后翻阅笔记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心得灵感比原书更有价值。
当你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一个真正善于主动读书的人对这种联系是非常,非常敏感的。我现在使用 Evernote 来整理读书笔记,这个工具有个好处是可以把每一份笔记都生成一个可供别的笔记直接点击和引用的链接。
7.如果你读得更多,你会感受到人类知识的进步。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在这本书里是这个说法,而过了几年之后有人另写一本书,把整个结论给改变了。有时候你必须从几本书的几个不同结论中判断哪个是最靠谱的。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说的其实都不对,只有你知道正确答案。到了这个层次,你已经跟书的作者完全平等了。你甚至可以俯视他们,评判他们之间的高下。这时候你又应该怎么办?你写篇文章发出来!
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读是为了跳出来。
读书笔记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写作,是个人知识的延伸。它不是书评,不为了公开发表,你可以完全专注于意思,而不必关心文笔。笔记是对一本好书最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