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快乐的驴子说”,第23篇说
要面子的典故,来源于清朝汉口镇汉正街上发生的一段逸事。
清同治、光绪年间,汉正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药材集中市场。那时,药材质量分为上、中、下三等,品质最好的药材堆放在最上层,叫“提面”,品质差的药材压在最下层,叫“底子”。
由于叶开泰药号在行业内的尊崇地位,每次药材交易开市,均需叶开泰的管事前来宣布开市。在选购药材时,叶开泰管事就说:“把‘面子’留给叶开泰,叶开泰只要面子!”
老武汉人也因此爱说两句话——“给面子”和“掉底子”,后来,这句话流传到全国,变成了“给个脸面”的意思。
这么看来,脸面也就是面子,当时应该算是褒义词,随着历史的演化,时间的变迁,及至现在,却是贬大于褒了。
顾名思义,要面子,就是爱面子,就是一个人很在乎自己的颜面。
你是一个在乎面子的人吗?举一个例子可自我验证。走在人流如织的马路上,突然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反应无非如下。第一种,马上站起来,或者顺势装作系鞋带的样子,环视四周满心忐忑,看看有没有人注意自己的窘态,然后快速起身走掉,在心里暗想“太丢人了”。第二种,全然不顾周围异样的眼光,立马揉着自己受伤的痛处,自言自语“好疼啊”,心中充满了深深歉意,是自己的疏忽大意,让身体受到了伤害。
第一种反应,关注的是别人的眼光,别人对你的评判,想当然认为,整个世界都在看你的笑话,嘲笑你的过失,归根结底是因为你太在乎面子,这就是要面子的最好例证。第二种反应,关心的是自身安危,在乎的是自我感觉,别人的看法与我何干,完全可以置之度外不予理睬。通过两种反应,对比一目了然,在不在乎面子,判断的依据就是,你介意的是别人的感受,还是重视自我的体会。
现实生活中,为了所谓的面子,多少人委曲求全地失去了自我,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事与愿违的事。为了维护膨胀的虚荣之心,为了保持光鲜亮丽的形象,为了树立老好人大善人的人设,宁可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也要蛤蟆背碾盘——强撑,用“死要面子活受罪”来形容恰如其分。
要面子的人不懂得拒绝,别人的要求,就是他的使命,肝脑涂地义不容辞。即使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也会满口应承慷慨应允,宁可自己作难,也不会推脱搪塞。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事您说话”,口头禅就是“没问题”。
要面子的人喜好盲目攀比,把显摆当作一种时尚,喜欢追求高消费,出手阔绰名牌加身,俨然一副有钱人的样子。光鲜亮丽的表象下面,确是捉襟见肘的生活,甚至靠举债度日,人前光芒万丈,人后吃糠咽菜,打肿脸也要充胖子。
要面子的人只报喜不报忧,永远是一幅志得意满的状态。即使生活艰辛穷困潦倒,也不会求助于人,其人生字典里,根本没有“求人办事”这个词语。尤其是对父母及亲近的人,说是免得担忧和操心,实质上还是要面子的心理在做崇。
要面子的人会急功近利铤而走险,生活往往并不如想象般美好,当落差过大,心理失衡,劣性就会战胜人性,就会见钱眼开心生歹念,从而导致利欲熏心唯利是图。这种案例比比皆是,一念地狱一念天堂,放平心态脚踏实地才是正道。
要面子的人家里家外表里不一,在外人眼里有情有义,是一个以家庭为中心的顾家之人,夫妻恩爱母慈子孝。回到家里,却是颐指气使、挑三拣四、好吃懒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人前人后大不相同,在外会做人,在家不是人。
凡此种种,过分要面子,就成了人生的禁锢,感情的障碍,家庭的累赘,无法全身心安享当下,感受多姿多彩生活的美好,体会家庭美满和谐的幸福。把自己看得太重,过分要面子的人,会顾此失彼,很难成就大事,聪明的人决不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当然,要面子,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辩证地看,这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驱动力,是个人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正能量。适度的有所节制的要面子,反而会让人充满激情,大大提升自信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认为面子就是尊严,两者确有共同之处,却也大相径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放下面子,轻松生活,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