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经不起“悲”的,因为人本身就自带一种生老病死的脆弱的悲观。只是随着文明的不断推进,人们征服了这世间的大多数物种,从而脱颖而出一枝独秀。因此,自己生出了一种乐观主义的性子,尼采的强力意志哲学应该说是这样一种征服过程的提炼吧!
不过,以我的一点浅薄的看法,人的意志总不能一直处于强力的状态;有时经一点子轻缓的音乐,煽情的文字,悲情的电影一撩拨,也会多愁悲伤起来。除此以外,故友重聚,故地重游,翻看泛黄的日记……也都能勾起人心底最深处的悲的因子。
近来,一直想着从过往的经历中提炼一点子素材,以目前的心智、视角去解读、总结,或者只是平铺直叙地回忆一番。于是乎,在忙碌之余抽出一点子时间点开了QQ空间。期望以故地重游的心态,从头至尾浏览阅读一下从前的文字。与此同时,在文字与符号、表情以及评论的引导下,回顾当时的处境和心境!
从700多条的记录里重温下来,内心在字里行间窥见彼时的自己,一种伤感油然而生。每一条记录对应一个时间,在切换中感觉时光的伤痕;从目前的心态看去,每一条回复都笼统而浮于表面,是因为悲观的自卑的自己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封闭,由此也许隔绝了许多友情抑或爱情;但命运这个东西有时你不得不信!
其实,从前坚持以一种“诗”的形式发表QQ空间也是有点子长远的考虑的。一则自己喜欢文字,不管是文学诗歌,还是书法,都是有极大的兴趣。二则青涩年代,有属于自己的一本书,或者在知名杂志专栏上写点子文字以糊口也是一种自认为极为私密的考虑;不过,时过境迁,互联网火速崛起,以铺天盖地的气势席卷了地球村人之所及的所有角落;随之而来的是自媒体腾空出世,并以迅雷不及之势虏获一众用户,所以纸质书籍和专栏梦在互联网的潮流中覆灭。
于成长于90年代和00年代的人们来说,QQ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年代地标。那时正值高中或者大学,青涩、懵懂、好奇,迷惘、惆怅、躁动,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碰撞、相互取暖。交友、网恋,越过网络去看你,在互联网的青涩年纪似乎都单纯得能拧出晨露般晶莹的水珠。
那时正青春,如血脉基因遗传一般的性格遗传基因让每一个孩子满脸都是父母的样子。言行举止都有点子印随的意思,要是见到某个人然后问旁人是谁谁家的人,在得知结果后往往就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普遍论断。我那时的性格内敛得很,平时话不多,喜欢书法和写随笔。于是,QQ空间成了学习之余兴趣施展的小天地。
那些年,青涩的迷惘和惆怅,我都当成种子种在了QQ空间。现在回过头去阅读,文艺青年的样子好像我都有,平时窝在小世界里的一点思考,或者受了人事物的触动,都要以自己独有的“诗”的样子写出来。如今读来,就像躁动的小狼崽勉强压抑住自己一腔的热血在窝里打转,想着如何出去?去哪里?如何把这一腔热血花费出去?这样的迷惘和惆怅就是青春,多数人压抑,少数人宣泄的青春!
多年以后,你会为那些青涩年代的迷惘和惆怅遗憾吗?遗憾那样冲动的年代没有做一点对如今有“意义”的事情吗?遗憾错过懵懂年代死在一厢情愿的暗示中的爱情吗?我想多数人嘴上会带上那么一句,然后脑海里尽力去回忆当时的情境吧!不去遗憾吧,何必遗憾呢?人的任何经历都建立在当时的心智,过去的遭遇,和即时的环境之中的。而心智里有迷惘和惆怅的种子结出的果实,当然心智里还有思想,还有读过的书,它一定程度决定一件事情的走向!
我把青涩年代的迷惘和惆怅当成种子,种在了QQ空间;如今,它们长成果实,品种不一,果香四溢!也请你,若是忙碌有余,回去你的那片林子看看收成。今日之后,我将走在自己的这果林之间,面对一棵棵树抬头回思凝望,摘下一个个果子,剥开来给你尝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