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641,尽心章13-19-5》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今天是戊戌年丙辰月壬午日,三月初五,2018年4月20日星期五。今日谷雨。
今天开始的两节,学习王夫之先生对此章的评论。因其精审之至,实不忍跳过,遂单开两节以为收尾。
王夫之先生的评论,依据的是朱子的《四书集注》,正如王阳明的《传习录》依据的也是《四书集注》一样。往圣先贤所开创的事业,都会为后来者供养养分。
《四书集注》引张载的话,解释什么叫"天民"。"张子曰:‘必功覆其民然后出,如伊、吕之徙’"。
第一句"必功覆其民然后出"意思是说,拥有天民人格的人,一定会等到他所奉行之道可以实施于天下,然后出山,如果这个条件尚不具备的话,宁可把一身本事带进棺材而不悔,绝对不肯降格,断然拒绝小用其道,比如用到"生活智慧"。
《论语》中记载了子夏的话:"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里面意思有两层,第一层是说,小道也很可观;第二层意思是说,要搞成小道,也不容易。为什么君子看不上搞小道这件事呢?致远恐泥。意思也是两层:第一层是说成就不够大;第二层是说,成功维持不了太久。所以,孔子不以多能为圣,尧舜不以百亩为忧。他们都看得足够大,足够远。人,一旦考虑眼前事,就只能做搬砖的事。
第二句,"如伊、吕之徒",指的是伊尹和吕望即姜太公。
孟子评价伊尹为"圣之任者",拆开理解就是:第一,伊尹是圣人,第二,伊尹是圣人中的任者。
任者,指的是目标笃定的人。创造一切条件实现目标,投入全部身心完成使命。
如果从"立德、立言、立功"的角度评价,任者,主要目标是立功,以现世的功绩为优先考量;相对而言,清者,如伯夷,则以立德为优先考量。
如果从出身与形势角度观察的时候,可以发现,伊尹是典型的奋斗人生,"由奴隶到将军";伯夷是典型的高尚人生,三让王位,至德无极。
王夫之先生说,伊尹虽然是圣人,但又是圣人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圣人,有所偏。但以其任者而言,他已经达到了化境,其他方面则有所未化,比如清者、时者,所以孟子把"圣之清者"许给伯夷,"圣之时者"许给孔子。
伊尹是强势的,他放逐高宗,让高宗在祖宗陵园悔过三年,悔过期间,他独揽朝政,毫不避嫌,而当他终于等到高宗真心悔过之日,又能够坦然返请归位,交接权力⋯⋯这一系列的做法,如果不是已入化境,做起来肯定有疑碍。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