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关于抱怨的文章中,拆解了怨气:大多来源于内心某种“不公”的感觉;经常抱怨的人其本质是不愿意通过积极的办法改变现状,将所有的能量都用于责备,甚至产生某种幻觉,错将情绪上的宣泄当成改变现实的手段。
看了这段文字,比较触动,这几年自己也曾领悟到焦虑实际是自己面对问题时的“解决手段”,和“买了一堆书就仿佛自己看过许多书“一样的自欺欺人。焦虑的好处是1.告诉自己”操心过了2.是任由自己懒着的好借口“事情压在这里,没心情、没情绪”去做其他事情。
抱怨和焦虑是如出一辙的手段,区别在于,抱怨将坏情绪撒向外人,焦虑是对向自己,当无处安放焦虑,或者焦虑解除的那一刻,又会往往走向抱怨。
《隐秘的角落》里的“一起爬山吗”等桥段演绎成了精典梗,其中朱朝阳妈妈逼他喝牛奶的一幕,来源于生活且不高于生活,得到了诸多观众的认同。窒息的母爱中蕴藏了多少焦虑、抱怨、愤恨等等,也许我们觉得自己不至于那样,但是当处于类似情绪之时,去照照镜子,那张脸同样是扭曲的。
存在即合理。
既然人的情绪中有抱怨和焦虑,那么就存在有价值的一面,起着提醒的作用。情绪是手段是工具,工具不合适就寻找替代品。
1. 整理目标,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抱怨和焦虑等情绪占上风了,那实际表示有事情该去面对或者解决了。抱怨者的目标在于“不公、亏欠、怨恨。。。”对初心和目标视而不见,在异化的路上一路狂奔,甚至还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使者。
2. 更换手段,换一种表达方式,抱怨往往以责备的方式呈现,再糟糕的事都可以有不表达、消极责怪和积极对策,当然还可以酷酷的一个字“滚“。脱不花举了个例子,孩子把饭和菜搅成一团,她说”你真行,把饭和菜搞成菜饭了,中午可以少洗碗,省出时间看纪录片了“,相信再在后面过程中教育孩子,效果会好得多。
自己最近一次的简单经历是,女儿青海行,N小时失联,到了晚上,两个自己开始斗争,一个自己说肯定没事的,另一个焦虑的自己不停地念叨“不应该啊,之前到无人区还时不时给个信呢”,还好焦虑的同时能够稳住情绪,寻找解决方案,通过登录她的QQ,分析可能认识同行驴友的同学,终于在22点之前联系上了,虽然还是忍不住抱怨了她怎么没带电话,问题解决了的喜悦,很快且远远有力量遏制了抱怨。
抱怨的情绪是客观存在,但必须不陷入抱怨,整理目标,更换手段,黑和白之间总有第三条路可选择可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