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经过阎荣惜的一闹,老奶奶活了那么久,识人无数,自然就明白了阎荣惜的本意。于是就把儿子媳妇叫到一起,商量分家的事宜。
但是该怎么分呢?家里就几间破房子。本来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房间,都是一个院子。
现在就和孩子们商量一下,一家还和他们住在一起,住自己的破房子,各吃各的,各自为家,共用一个院子,一个大门。
另一个就在外面另盖一套房子,但是盖房的钱要顶一半费用,另一半他们拿。想着孩子们没钱,他们帮着借,但是要打上欠条让他们还的。
毕竟孩子们都分开后,家里就剩他们三个老的,挣钱能力更少了。
然后捎信给陈和让他回来一趟,一家人坐在一起,看他们两个孩子如何选择。
陈和听了不愿意分家:“奶奶,大,您看,小惜这还没生呢?她要是生了我又不在家,她一个人怎么办啊?”
“没事,我妈离得近,妹妹也没事,她们都能来看我看孩子,你不用担心。”阎荣惜赶紧说。并用手去掐陈和。自己好不容易创造的成果可不能泡汤了。
老奶奶看看小孙子媳妇,就把商量的结果给陈和和成仁两兄弟说了。
陈和还没说话,阎荣惜就抢着说:“我们搬出去住,大哥和大嫂给您们住的久了,都习惯了,搬出去恐怕不习惯。但是他们也要分些债的,要分成三家,债就三家平摊呀!凭啥他不背债?”
陈仁听她说那话,看也没看她,就和陈和说:“二弟,这样,你看咱们要是都分出去了,父母,奶奶都那么大岁数了,还要为咱去背债。这样你盖房子的费用咱兄弟两个平摊,你我都身强力壮的,可以慢慢还,她们要是身体好好的,也给咱们减轻了负担。”
玉珍却不同意:“凭什么他们住新房子,我们却要帮着还债?要是那样我也愿意搬出去住。”
“玉珍咱是老大,就要替父母,兄弟想一想,不要添乱,家里啥情况不知道吗?”陈仁恳切地说。
玉珍没有再说话。
“好,哥,你说怎的就怎的。”陈和没有反对。
于是父亲找亲朋借些钱,四个女儿也都帮着借些钱,找了队里批了一处宅基地,盖了两个月,第三个月,阎荣惜就迫不及待的让陈和搬了进去。
自此她就和陈家这边完全断绝了来往。虽然她的房就盖在老房子的前一排,但是却是单独的一处院子。就她一户一排房,很是清净。
陈和平时回去的很少,但是她家却非常热闹。娘家人基本每天都在那相聚,因为他们住的是到集市上的必通之道。
过了不久她就生了一个儿子,陈和回去才给陈家大人说的,那时孩子已经生了两天了。
老奶奶想着有她自家妈伺候着,就让媳妇给些鸡蛋,红糖。这是早就给她攒好的。
过了几年老大有了两个儿子,也攒了钱借了些钱,挨着老屋盖了一处院子,从此老大陈仁也搬离了老房子,正好他们的房子上下在一条线上。
老二陈和又生了一个女儿,儿女双全,一家人很是开心。此时田地都包产到户。每家都有自己的一片田地。
但是自从老大盖了房子搬出去后,阎荣惜的心就没有安静过。有事没事时她就指桑骂槐:
“别人都是亲生的,就我们家陈和是没爹没娘的。盖个房子自己还背一身债,别人说盖就盖起来了。那钱都是长眼睛长腿跑去的吗?”
“就欺负我们陈和老实,偏心眼也不是那样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