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重庆大剧院看了舞台剧《仙剑奇侠传三》,刚工作说实话结余的钱并不是很多,会去看《仙三》,一是因为对仙剑系列的热爱,二也是因为自己一直对舞台剧抱有极高的兴趣。
记得我第一次看的话剧是濮存晰老师、潘虹老师演的《雷雨》,剧情的跌宕起伏、情感的扑朔迷离以及每一个演员极具张力的表现力都令彼时还是孩童的我影响深刻。用四个字总结——终生难忘,从此对话剧、舞台剧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后来又在成都的锦江剧场看了舞台剧形式的川剧表演,吃惊于现代的舞台效果竟可以通过科技有如此多样的表现形式,使舞台变得如此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
这次我抱着较高的期待看过《仙三》,其实是有些失望的。《仙三》作为一部仙侠游戏改编的舞台剧,舞台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些特别难表现的特殊剧情直接运用了大屏幕播放片子,比较简单粗暴。其实令我最不得劲儿的地方还是剧本的改编,仙三是一个单机游戏,打怪通关是基本设置,但是舞台剧剧本的改编理应做出艺术化的调整。毕竟舞台剧有时间上的限制,情节不能无限的发挥下去。这就要求编剧要有所取舍,不能每一个情节都表现出来,否则每一个情节都只能是草草。相比《雷雨》的高潮迭起,《仙三》的剧情小高潮不断,却又总感觉差点什么;大高潮没有,仙三本来十分感人的剧情,通篇看下来却并没有十分的触动内心。在我看来,这只能算一次仙剑迷的盛大自娱,离一部好的舞台剧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近些年的IP剧火爆荧屏,“剧场版”的IP剧也是热度不减。相比很多持保留态度的人,其实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意味着人们的眼光不再只是停留在那些真实的、已经实实在在摆在你眼前的东西,而是更富有想象力。并且勇于将想象的事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不管合理不合理。
今天看到新闻中郑晓龙导演对玄幻剧的疑虑:他认为不真实的东西与现实脱节,走不长远。可我认为想象之物虽存于虚幻,可想象本身却是实实在在的。肉体受固于物理规律必须循规蹈矩,可是想象却不,那么为什么不可以飞天遁地、倒海移山呢?况且在玄幻,故事的本质还是人,不管是人是鬼是仙是魔,人的感情却是一脉相承,不然也就不能称之为故事了。人的思维有多宽广,心的疆域就有多大,富有想象力的人的世界十倍百倍于平常。
IP剧的火爆恰恰证明了这是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化的大时代、是一个思维的黄金时代。只是在这些大热IP剧的制作上,我想,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不能因为IP本身就火,就靠着情怀吃饭。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形式之间的转换,还需要好生琢磨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