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传播学(Communication)学者,很多人会问什么是传播学?是播音,媒体,广告,公关还是忽悠人?我周围的父母和朋友可能至今也没有弄懂我7年以来一直在学什么。传播学可以是关于广告,信息,媒体,但是它的基础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不能离开的日常沟通交流。今天我想要谈谈日常交流中的最常见问题:怎么说话?
一个姑娘和我吐槽,说经常和男朋友吵架,常常一言不合就发飙。姑娘很苦恼,因为最后回过头看,两人吵架的内容也都是鸡毛蒜皮不值一提的小事。“我们两个的脾气都不太好”这是姑娘给自己做的总结。但是真的是脾气不好么?我细细地询问了吵架过程,在我的专业角度来看,姑娘说话太冲。每一次两人有争执的时候,姑娘经常说的几句话是“你必须......”,“不可能”,“你要不......我就......”这样子的说话方式并没有给男孩留下什么余地,男孩子的冲动加自尊,自然不允许自己诚服在女朋友的淫威之下,那么冲突的结果便是大吵大闹,不可收场。两人相处出现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对于冲突,如果能够以说话软一点的方式来交流结果便会大不相同。
在听完了姑娘的叙述之后,我问她,你有没有试着在有冲突的时候以商量的说话方式来解决?姑娘眨着大眼睛问我“什么是以商量的说话方式?” 回顾周围的社会,似乎说话不留余地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人们往往希望以胜利者的高姿态来居高临下的说话,而忘记了老祖宗的“以退为进”。往简单里说,商量的说话方式就是在你希望对方做的事情的后面加上一句,“好不好?”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做到了给对方留有余地,并且让对方感觉得到了即使他按照你的要求做了,也是在自己的选择范围内的自主意愿,并不是屈于你的威势。在家庭生活中,简简单单的加一句“好不好”,极有可能能够让丈夫起身帮忙做家务,让不听话的孩子安静下来。而在情侣之间如果能够在“好不好”后面再加上一个嗲嗲的“呀”,那么大部分的冲突相信也不会产生了。听完了我的话,姑娘犹豫地表示接受,但是最后还是加了一句“我就是个直肠子”。
“我就是直肠子” “我一点也不虚伪,有什么说什么”似乎已经成为了言语暴力的理由。说话软一点并不等同于欺骗和隐瞒,说话软一点的意义在于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样的思想。正如传播学中的一句名言“人们往往在乎的不是说话的内容,而是说话的方式。” 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当小朋友撒泼打滚对着一个玩具说“我要我要我就要!”的时候,你们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你们不会满足小朋友这个“无理取闹”的要求,并且会倍感丢脸的把小朋友就地拖走。而面对着同样的玩具,如果小朋友睁大眼镜,小心翼翼地问你们“爸爸妈妈可不可以给我买这个玩具呀?我好喜欢。”你们的心一定被柔软地击中,并漏跳了一拍,你们会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满足孩子的这一个愿望。即使不能满足,你们心中也会存有愧疚。
在成人的世界中,有多少人还是孩子,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想要得到的东西,只会扯着嗓子喊,撒泼打滚地要得到。我们忘却了温柔语言的力量,下一次,同样的要求同样的话,温柔一点说,你们会得到你们心中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