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平静无波澜。
说要奋发向上,努力改变自我,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说要运动健身,要减肥成功,要增长学识,做好每一个件事,充实自我,在工作上能轻松应对,更上一层楼,最好能是把新媒体也就是公众号编辑往运营发展。可是一再的拖延,心中想好的计划,难以实施。有时候觉得还是要记下来,想要做个有仪式感的记录。于是跑去某宝买了喜欢的,觉得写字应该会好看的彩色铅笔。
还不是因为自己的字太丑,人都说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这样丑的字,倒也是跟自己的长相稍微能相称。虽然私心认为自己还挺好看的,瘦下来也是个大美女。好了,扯回来,买了12色彩色铅笔,买了专为做计划设计的30天月计划卡片。等待着每一天的计划都写上,完成了就打勾。当然2017下半年的计划也是要写出来的,每周的也要写出来。
想来想去,自己的计划内无非就是减肥与写作。
2017下半年的减肥目标是100斤。这是自初中以来的愿望,但貌似从来没有达到过。还有提高写作能力,把个人公众号能够正常运营起来,包括名称,人群定位,内容定位等都确定下来,拿到原创。虽然有谣传张晓龙要关闭所有的个人公众号。但是不管未来公众号是如何发展,这只是一个平台,一个渠道。你的内容做好了,写作能力提高了,脑子里的知识充足了,是不缺好平台的。不过现在好内容越来越多,精细化的定位越来越多,内容虽然重要,但是运营更重要。这一点不容忽视。
每周的目标就是,一周看一本书,一部电影,并写下书评与影评。每周找到一篇好的排版,并模仿。一周至少3次跑步。
每天的固定计划,30个深蹲,100个蹬自行车的动作,100个卷腹动作。读半小时书。一篇日记。
由于参加新世相的图书馆活动,一个月要读4本书,平均每4-5天要读完一本书,所以每天的读书量视情况而定。
7月份新世相图书馆寄来的第一本书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这是一部文集,现在看了不到三分之一,算得上是一部严肃的书。虽然王小波的语言风格依旧是很有趣,很口语化,觉得有些痞痞,但是讨论的话题无疑都是严肃的,难懂的,需要认真读,认真思考的。很多关于文化,关于知识分子,人性这些感觉很哲学的思想性很深的内容。现在我只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不求理解深意,只求能看懂。这本书不是一本轻松阅读的书,但好在还算有趣。读到某些话,会有种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的道理,于今仍旧适用。
王小波说,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弄明白是在干什么,然后再决定是不是需要积极和振奋。
就像现在的打鸡血,灌鸡汤一样。对一件事,或者对以后将要做的事,并不完全了解,就一头扎进去,不管不顾。还好像自己很勇敢,很努力,很了不起一样,洋洋得意,心里暗爽。不免想到现在自己的这一天天,积极的想要去读书,去写一些乱七八糟的字,就像现在一样。看一些励志文章,喝一些鸡汤或者毒鸡汤。可是很多时候还是搞不明白自己这样做是在做什么。
不过,有一句话最近一直在脑海中出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所以觉得自己每天锻炼,或许真的能瘦下来,每天读书写字,以后真的能写出好文章,受欢迎,受认可的文章。
王小波提到,你要明辨是非,就要把与此有关的一切事都搞清楚,这是最高的智慧,绝不是最低的一种。
看到这句话,我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键盘侠。我们总提到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过于泛滥,真真假假分辨不出。就像曹雪芹他老人家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对一件事,想要明辨出是非不容易,不说深扒吧,起码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事实搞清楚。而现在的键盘侠,也包括大多数的网友,哪里会去弄清事实真相,甚至连完整的事件都懒得点开看完,只是看个标题,可能标题都没看明白,就开始发表一些掉智商的评论,开始各种喷各种骂。
不过现在的标题党太多,新闻也是真真假假,分分钟可能就打脸了。所以我现在几乎都不评论,对所有的新闻都保持着保留观望态度,说不定一会儿就反转了。这样其实也不好,凡事你不发表评论,可能也就失去了进行深入思考的一个过程。我现在就是严重缺乏自我,没有个人风格,没有属于自我的观点,人云亦云比较多,很多也是拾人牙慧。这对于以后想要把公众号做好十分不利。
缺乏独特观点,一是因为个性中庸,思想观念保守,二是腹内空空如也,没有知识积累,如何凝练出带有个人特色的观点呢。
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所以一定要牢记这句话,保持这种认知,然后去扩充,扩大知识范围,拆掉思维里的强。你知道的越多,这个无知的圈也就越大。这世上存在太多你闻所未闻,你不了解的事情,和思想。所以要去探索,要去知晓。
最近把一句话做成了手机的锁屏壁纸,每年打开手机想要刷朋友圈,刷微博时都能看到。
那句话就是: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再是二十几岁那个莽撞的自己。
学会控制情绪,不再轻易愤怒,抱怨,要努力,要自律,更要自立。
——来自7月5日深夜的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