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习惯不是独立存在的》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家庭生活习惯、学校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等等等等。有时候会听到家长说: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你们理料他的习惯。这句话固然表达了家长的开明——让老师放开手管理孩子。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有那么点认知上的偏差,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之所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多半来自家庭教育。家长过多地替孩子操心劳力,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的责任,失去了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凡事都想依赖,没有了自己的主张。比如:早上起床、星期天作业时间的安排、卧室的整理、返校时需要带的物品,如果让孩子自己操心,他可能会越来越独立,养成了这种独立自主的习惯,到学校他会很自如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会独立思考,会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到单位,他会很自如地处理自己的工作。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也少了,父母负担相对减轻了,能替孩子做的都替他们做了,“焦点课堂上”老师经常说,你想让孩子失去哪方面的能力和习惯,你就替他去做哪方面的事情,你想让孩子失去所有的能力和习惯,你就替他去替他做所有的事情。所以,有时候,不让孩子太顺当反而是好事,比如,孩子去问老师题,大包大揽的老师可能会从头至尾详细讲解,倾囊相授,有意锻炼学生的老师则会先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思路是啥?走到哪一步走不下去了?当学生能回应一点时再协助他理清思路。今天家长会上伊河高中班主任苗兴武老师说他就是这样做的,锻炼了学生,逼着学生非想不行。虽然说时间可能会长点,但是是在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的习惯,如果家长也能这样,少包办,多锻炼孩子,哪怕他们犯一些错误,他们就会习惯于从错误中学习,从而改变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师或许就是从这一角度得出的结论吧。所以,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因为,各种习惯不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有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