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直觉思考:斯坦福大学思维自修课》提出,有三个因素会决定你的决策结果:你看待问题的方式、你的行为还有运气。
运气几乎是我们不能控制的,而看问题的方式直接决定了行为方式,所以今天重点分析第一个因素。
看待问题的方式一般可以用另外两个词代替,即“视野”和“格局”。
人跟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格局的差异。
一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短期来看影响决策,长期来看影响一生。
这方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穷爸爸和富爸爸》一书中讲到的两个爸爸看问题的方式,只列举他们对于学习动机的认识就能看出强烈反差。
穷爸爸告诉作者罗伯特·清崎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找一份好工作。
(大多数中国父母也是这么跟孩子说的,于是这一观念根治于很多人心中。)
富爸爸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别人创造工作机会。
这就是视野与格局的不同!
迈克尔·莫布森在《反直觉思考》中提出了一个“隧道视野”的概念:即未能在某些条件下考虑到备选方案。
关于如何避免隧道视野的陷进,作者提出了5个要点:
1.明确考虑备选方案
决策者往往没有考虑足够数量的替代选项。你应该检查全部范围的选项,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基准概率或市场标准,以减轻代表性或可得性偏见的影响。
比如在谈判的时候,知道你和对方的最佳协议替代选项,以及谈判破裂的代价,能极大的提高谈判成功的可能性。
2.寻求异议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这个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其他人来证明自己的错误呢?
作者在书中提出两种寻求异议的方法:
①问一些问题,它们可能会引出违背你观点的答案。然后,仔细聆听这些答案。
②让你自己身处在拥有不同意见的人群中。
3.跟踪之前的决定
想一想你是不是经常听到或者说过“我早知道……”
这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
人类有一种奇怪的趋势:一旦某个事件成为过去,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对结果的预先了解程度比实际上更深。这就是所谓的后见之明偏见。
我们向前看时通常考虑不到足够的可替代选项,但向后看时却认为自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书中提出,“矫正这两种倾向的方法是,写下决策背后的基本原理,并坚持重新审视过去的行为。一种经济而简洁的常用方法,就是写一本决策日志,它可以帮助我们抵消后见之明偏见,并鼓励我们用更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可能性。”
4.避免在情绪极端时做决策
极端情绪下,人会变得冲动和不理性,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
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指出,当我们情绪平稳时,“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够最有效地运作”。
情绪失控时,不要做决策。
5.理解诱因
仔细考虑存在哪些诱因,这些诱因有可能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
一般能影响决策的诱因有财务诱因、声誉诱因、个人价值观等等。
这些诱因的影响力大,有时候却难以察觉。摒弃惯性思维,理性思考,识别诱因并考虑它们带来的结果,有助于做出理性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