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于德外形与物
疫情当下,小小的县城也是门户紧闭。回到乡下老家,青翠的麦苗,亮黄的油菜花,枝头的小鸟,小河里的蛙声…和儿子一边步姗于乡田的小道,一边用大自然的美作诗。
3年前,他上幼儿园大班。偶尔会带他来到我单位的宿舍。低矮的窗户下每年都有小麻雀筑巢,后来我就会把废弃的小篮子之类的放在窗户的外面,到了春天我发现里面盘根错节的铺了一层薄薄的干草,但一直都没有发现小麻雀。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后看到一只麻雀衔着干草之类的飞进去,再飞出来。
五一假期过后,他们再次来到我的宿舍,我告诉了他们这个小秘密。那时女儿8岁,儿子6岁,都很好奇,但他们仍是提前商量好只是看看,还要放回原处。于是我们等着鸟妈妈飞出去了,赶紧把那只“小巢”拿过来,发现里面有两只未扎毛的小生灵,和一个刚破裂的小蛋,透明清澈的肌肤下还可以看到丝丝血管。
女儿让赶紧放回去,那是一种本能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也是一种从小受到的来自环境重陶的德。但小男孩表现出来的好奇却占了上风,等我忙完回来的时候,他们俩个跑过来说那个裂开的鸟蛋掉在了地上,小鸟也掉出来了一只。我慌忙跑过去,只见地上还有从那枚裂开的蛋里渗出来的血迹。收拾残局,此时我让孩子们看不远处一棵树上,有一只大麻雀正在焦急的叽喳,让孩子们体会那个鸟妈妈怎样的心情,他们更加不好意思了。虽然我内心也是无比的痛苦,但看到他们已经感到惭愧,就不再做什么了。
这件事发生后第一个春未夏初,来看姥姥家那棵硕果累累的杏子树。发现一枝桠与另一枝桠的交叉处,枝叶密密麻麻,鸟在那儿搭了个巢,每天都有一支小鸟飞来飞去,(虽然是果实树,姥姥并没有赶他们走,而且还没有特意告诉小孩子们,是对鸟儿的保护)我们走近看,悄悄的,谁都没有用手碰。退出来之后,小女孩还描绘出鸟妈妈带小鸟飞翔的美丽画面,小男孩随声认可,还不忘看看蓝天,好像是那两只鸟蛋已孵出的小鸟正从头顶的蓝天处飞过。
去年,爸爸为了娶媳妇建了新房子,没想到一到春天,两只小燕子每天都衔来泥巴在尾檐下筑巢, 洁白的墙壁被装饰了几处污点,干净的瓷砖上也落满了燕子的排泄物。爸爸找来竹竿试图把它们赶走,并捅掉他它们新建的房子。儿子知道后特意跑来劝告姥爷不要这样做,虽然只是小学三年级,但却描绘得有声有色,尤其提到雏鸟是多么可爱的时候,在夏天,燕子妈妈果真孵出了四只小燕子,小男孩一有时间就站在下面望的出神,看它们那幼稚的小嘴巴张的大大的等待着爸爸妈妈给他们衔来好吃的食物。
今年,前几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看看到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还挂念着姥爷家的那几只,问我去年搭在姥姥家的那个燕子巢,是谁住呢?是他们一家?是爸爸妈妈?还是孩子们呢?
三年来,虽然我没有因为那只雏鸟的事而责怪过他,但这件事都一直在我们彼此的心里。就在刚才我准备写这篇作业,以采访的方式轻轻叫叩开他那扇幼小的心灵之门,他清晰而完整的再现了三年前他真实的心理活动,而这些我从未知道。
“妈妈,我当时只是想把它拿出来放到桌子上好好观察,没想到它一动掉在了地上,我赶紧弯腰去捡,但慌忙中手中的鸟窝一下子翻掉在地上,我内心很后悔,一直很内疚。昨天我踢球的时候,看到两只小鸟一起在草地上扑棱,我的球落到他们的身边,它们也没有飞走,如果我想捉它们,应该很容易,但我仔细观察发现它们是在交配,所以就悄悄的站在远处,没有打扰他们,一直到他它们飞走了才去捡我的球…”
孩子从三年前想用手触摸雏鸟,从而破坏了鸟的生存环境,到第二年的对自己的克制不用手去触摸,只是观看,再到去年的阻止姥爷捣毁小燕子的泥巢,前几天牺牲个人的利益(不立即去捡球)而尊重鸟儿,这是一个怎样的道德成长呢?在他整个的道德成长中我做了什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在《爱护生物和美》一章中,在怎样才能唤起孩子们的快乐善良的情感后举了几个例子,分别用言语表达、行为训练、恰时的生物美的传达、带领孩子欣赏美等培养孩子的道德美。
在孩子与鸟的种种交织中,我引导他感受鸟妈妈的心情唤起了他的怜悯之情;姐姐对鸟的在天空中飞翔之美的欣赏是对他对美之前的强化;姥姥并没有因为保护果实伤害小鸟的卵是对他的对鸟之爱的熏陶;姥爷听从他的劝告没有再去伤害燕子是对他爱鸟之前的强化;直到他习惯性远远的欣赏鸟之美并为我讲解这一件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最好的措举。
就是一条精神发展的脉线,因为自己的不破坏和更多的人的不破坏,才能听到鸟儿的歌唱是美妙的,才能把它们放到自己的语言里作诗。远远的看着鸟儿嬉嬉是一种美,他生活中的这一幸福的源泉就来自于自己在与鸟这个活动领域中获得的成就感和自尊心。
整个事件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他做错了事并且感到惭愧的时候,我并没有再去责备,保护了他的这颗自尊心。而在之后每个春天都无意又看似有意(正是这件在我们彼此心中都存放的一个情节)的安排,使得他不断的战胜自我,直到后来的主动出击,看到一群群的鸟就自然的和自己建立联系,不断的书写大写的“我”。
他天性喜欢户外活动,所以就在特别事件发生的特殊时期努力给他提供合适的场景,在不断的引导、熏陶、训练、教育与自我教育中,让他获得成就并感受到幸福,一天天地发现自己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内化于德外形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