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本书的第三章内容:走出理财误区,规避理财盲点。
误区一,我没财可理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收入不高的人,一谈起理财,他们认为自己收入微博,无“财”可理。
在某城,有一对夫妻,他们虽然收入不多,但足够维持日常生活。
突然有一天,丈夫跟妻子说,“我下岗了,家里的钱可能维持不了多久,看来咱们得借钱度日了”。
妻子听到颇显惊讶,但过了一会儿笑了笑说“哦,没关系,别担心,我们还有钱,应该可以应付你找到工作前的花销。”
丈夫很奇怪“咦,哪儿来的钱?”
妻子说,“我知道你不懂存钱,所以每次都在你给我的钱里面,抠出一点来作为储蓄,虽然我们的收入不多,但是扣除了这些钱对我们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日积月累,几年下来,我已经积累了不少了,至少可以顶一年的收入了。”
丈夫羞赧的笑着说,“呵呵,还是你想的周到,我怎么就没想到。”
无需强调,你可能就是故事里的“丈夫”,因为收入不高而不去理财,便总在嘴边唠叨着“我没财可理”这样的话。
只要理财,再少的钱都可能给你带来一份收益,而不理财者再多的钱也会有花光的时候。
理财中还有一种奇特的效应叫作“马太效应”
是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将马太效应运用到理财中,是说只要你肯理财,时间久了也就接累了更多的财富,有更多的机会收获成功。
再说个案例:
小王和小李是同一个公司的职工,他们每月的收入都是2000元,小王刚开始,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400元,存在银行做储蓄,经过三年积累了近15000元,然后将其中了5000元,分别存在银行和买了意外保险,再将剩下的1万元投资了股市,起初股票上的投资有赔有赚,但经过两年多的时间,1万元变成了4万多元,再加上后面两年再投入的资本所挣得的盈利以及留存在银行里的储蓄,他的个人资产差不多达到了七八万元。
而小李这把钱全都存在了银行,五年下来扣除利息税,再加上通货膨胀,他的钱居然呈现了负增长,也就是说,如果和小王一样,每月存400元,那五年后他的存款也不过是25000元。
五年的时间就让两个人相差将近5万元,一年就是1万元,那么40年后呢,就是更大的数字了。
钱少照样可以理财。
误区二,会理财不如会挣钱
现实中很多人都拿着固定的薪水,每个月发了工资,并心里美滋滋的买这买那,这时偶尔有人劝他们好好理财,让钱生钱,通常都会遭到他们的白眼,“我挣那么多,还需要理财吗?会理财不如会挣钱”,直到有一天,因生病会因买房急需用钱时,他们才惊觉“我赚的钱都跑哪里去了”?这时他们才惊慌起来,但为时已晚。
误区三,能花钱才能挣钱
人活着应该多见识见识,见识各种类型的消费是没有错,但是一旦将这种消费养成习惯,你的生活也就没有保障了。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各种不可预知的因素存在,人们很难预想到在生命的那个阶段会碰上灾难、打击,人们不可能预见什么时候会生病或发生变故,为了应付这些倒霉的事情,适度的节俭和存储就显得尤为重要。
说完了理财误区,下面再说说理财实践盲点。
盲点一,投资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
为什么巴菲特不投资微软,而同时比尔盖茨为什么不投资可可可乐呢?答案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
股神巴菲特曾告诫我们:“对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如果你知道的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圈比你大五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的多”
盲点二,相信二手传播,眼中只有跟风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从众心理,在投资理财方面也不例外。投资人的从众心理,决定投资气氛,投资气氛又影响投入人行为的现象,被称之为投资界的“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往往是投资人做出违背其本来意愿的决定,如果不能理智的对待这种从众心理,则往往会导致投资失败,利益受到损失。
在股市上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逢牛市时,大家都谈论股票如何好赚,入市的人最多,成交量猛增,达到了“天量天价”。结果达到天价的股票持续没多久,突然下跌,受害人就非常多。
盲点三,太在意理财产品价格的波动。
其实投资品价格(如基金价格)的波动并不影响公司的前景,你需要关注的是公司的业绩,而非一时的价格波动情况。就像在一场汽车拉力赛中,你必须忍受颠簸,克服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到达终点。
对照今天所说的几个理财误区和理财盲点,你点几个,如果你都没有,那恭喜你一是个理财高手,而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呢!明天本书给你我制定合身的理财方案,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