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不慎,我养的芦荟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当初之所以养芦荟是因为我想买这一种防辐射的东西,当初买的时候买家就推荐了芦荟这种植物。我第一次养花,然后就随口问了一句,芦荟好养活吗卖花的说好养,只要做到不经常浇水就行了,我也是无语了,心想,我这么懒,应该想不起来给它浇水吧。果不其然,买来的时候给他浇了一点点水真的就没有在管它,它尽情的生长,长得还挺好,几个月后的前几天,我发现土壤干了,心想应该给它浇点水吧?这一次浇水,我觉得也没有浇多少,但是直接把它害死了,因为水分过多死亡了,根茎腐烂而死。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不考虑对方的需求,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认知去给予,所以,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就好像教育一样,我们很少能做到去考察学生们已有的知识是什么,欠缺的是什么,为什么学不会,需要的是什么?一个好学生不一定是一个好老师,一个好老师同时一定是一个好学生,也就是说,不仅要自己会学,还要知道怎么教别人 也学会,这才能产生巨大的价值,要不然知识就是烂在肚子里的知识,不会为我们带来价值。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把孩子未来的一切都打点好了,可是真到了孩子长大的那一天,孩子可能发现,父母安排好的一切都是无用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父母忘记了一点,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自己生活的能力,而这一切,在你为孩子铺好路的时候,也同时剥夺了他们这样的权利。
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是一种智商高的表现,怎么做到呢?我今天还听说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怎么做让他的员工能更大限度的投身到工作中呢?他和一般的做法不一样,他的做法是和医院的院长、学校的校长搞好关系,为什么这么做呢?原因就是,在员工的生活中占据他们最多经历的就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若是能够解决老人看病,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是帮自己的员工解决了两大头疼的问题,他们当然有更多的经历,更多时间投入到工作当中。这不是什么所谓的搞关系,这就是一种管理策略,是一种中局思维,作为领导,想要员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工作中要看清楚自己的员工被困在哪个局中,想办法帮他破了就是了。
今天还学会一个发展模式,就是遇到选择的时候,遇到困境的时候,不能是一味的躲避,而是要把自己碎掉,勇敢地把自己归零,这样每一次都能迎来一个蜕变。只是因为对未知的恐惧,我不敢对自己的过往持否定的态度,不敢让自己的生活从头再来,尽管歌词里,文章里说的都对,可是,我就是不敢,没有勇气否定之前的种种,没有勇气重新开始。虽说再次重新开始的时候,你的起点一定不再是零,之前的那些积累肯定是能派上用场的,之所以,没有勇气是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恐惧,总想着,害怕因此过的不好,总是能想象出一大推理由。
以前的我肯定是不会思考这些问题的,以前的我满脑子就是一些零零碎碎,一些鸡毛蒜皮,受环境的影响,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原因,我对事情的看法变的很狭隘,我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观点。但是呢,我在书中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生活,我看到别人拥有的却是另外一种价值观,我像是个矛盾体,仿佛有两个小人在不断的打架。我变的不在怨天尤人,不在找一些不存在的理由,不在找一些不存在的幻想,凡事都是自己做出来的。
我现在知道最终造成人与人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每个人的碎片化时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会迫不得已作出妥协,比如说,我虽然很想上名牌大学,但是就是没考上,有自己的原因,但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说,河南的分数线高,比如说,学习方法不对,学习环境不好,总之呢,要么将就着上,要么不上。再比如,毕业之后,没有如愿的进入大公司,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可是,现实的问题就是差的工作你做还是不做,这些都是在某个现状下你必须妥协的结果,没有人一上来就是世界顶尖,也没有人一上来就会赢得阵阵掌声,把事情做的非常好。可是为什么最终有的人就是做成了。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起点高。因为我始终觉得即使再高的起点,就是有一样是平等的,就是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二十四小时,即便是白天整块的时间我们不得不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奔波,但是,我们总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总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十分钟,五分钟,这些零碎的时间你都在干嘛?这就是差异的所在。
我听过两个人利用晚上下班的时间,自己零碎的时间最终成功的案例。
一个是彭小六,我是在一块听听上因为一次讲座认识他的,后来在简书读了他好多的文章,他是典型的碎片化时间成功的案例,白天忙工作,晚上做自己。在三线城市奋斗十年,现在在深圳工作,有自己的团队,做的很好。他是普通人逆袭的代表。还有一个就是北大的经济学家薛兆丰,他当初学的是数学,但是因为对经济学感兴趣,就是在自己的工作之余,翻译,自学经济学,最终在北大叫经济学,成为经济学教授。
碎片化的时间不是不能用来学习,不要整天抱怨自己没有整块的时间而干不成事,因为最终你会发现,成功的秘密有一点是 长期的碎片化。长期的好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它就是系统的时间,会发挥你想象不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