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同姐妹,一度失联的一位老同学重新微信联系上了。她跟我要一张单人照,说想放在微信里。我回复:“不要放,我只是发给你看看。”她说:“你就是这点放不开。”我:“这不是放不开,而是别人的做人原则。你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她似乎很不理解,又回:“这么精神、漂亮,为什么不让更多认识你的人为你高兴呢?”
……
简单的几回言语周旋后,她虽然最终选择尊重本人意愿,放弃了在朋友圈分享我照片的想法,但实际上,她并没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偏执。
是的,如她所言,我非穷困潦倒,饥寒交迫,脸上写尽女人的倒霉破败相,干嘛不让更多的人知道并高兴呢?
问题是,朋友圈数百人,来自不同年龄、不同境遇时结识的人,所谓的朋友,也仅仅是个泛指,并不是二三百号人都是随时能为你挺身而出、两肋插刀的闺蜜、死党、拜把子,你怎么知道人家看到一个认识而没有交集的人的照片,就会高兴而不是麻木呢?我们会不会放大了别人“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效应呢?
如果你经常玩朋友圈,就会发现一个现象,你朋友圈里总有那么三几个人,每天“疯狂”刷屏。各种心灵鸡汤,一碗接一碗上,一碗没喝完,又来一碗,让你根本来不及消化。我承认,在苦逼的生活里,偶尔喝一碗心灵鸡汤的确滋养心身,激发斗志,可是那毕竟是药,拿它当饭一天吃上三四顿,就觉得苦不堪言了。
我的朋友圈曾有这样一小撮人,古玩字画、两性关系、企业管理、传统文化、儿童教育、灵性成长等等,每个人似乎都是术业有专攻,一上来就是狂轰滥炸,一下四五篇、六七篇,更有甚者,一天分享20篇以上。管你爱看不爱看,管你看过没看过。“我相当然你喜欢,并想当然你没看过。”请问分享这么多的内容,你都逐字逐句阅读了吗?如果自己看了标题就分享,是不是对朋友太不负责任了?诸如此类,实在应接不暇,消化不力,只好把这样的分享达人式的朋友的相册给屏蔽了。
谢谢,我不想看你的朋友圈。比起一味地喝大众配方的心灵鸡汤,我更喜欢一对一的交流中去获得间接人生经验。心灵鸡汤未必诊疗得了我一个小人物的疑难杂症。
中午跟老同学电话聊到此,她的观点截然不同。她说:“朋友就是高兴的事分享,忧伤的事分担。如果我的朋友圈里有人不乐意我分享分担,那就不是朋友,我们可以把彼此删了。”
她的话好像有几份道理,但是请大家打捞自己尘封的记忆,好好想一想,曾经的你跟朋友分享的幸福多呢?还是倾诉的感伤更多?臧天朔唱得好,“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这段歌词其实也可以这样理解,朋友的意义,不在于幸福时的分享,更在乎不幸时的分担。你幸福时,他反应平平,你流泪流血了,他才感同身受。
生活中,经常也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兴冲冲把你高兴的事跟好朋友分享时,他们却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兴奋,即便是情商高点假装兴奋,但是你也能从对方的语气里听出兴奋度的高低。每每此刻,他们的表现会让你悔不当初,“早知道就不告诉他了”。
许多人都容易因为陌生人的不幸而同情落泪,愤怒击掌砸桌子,却不容易对好朋友的幸福兴奋到叫。为什么呢?潜意识里,当别人遭遇不幸的时候,我们会假想同样的遭遇到自己身上会怎样?继而庆幸这么大的不幸幸好没发生在自己身上。所谓悲欣交集,反应强烈。而对于别人的幸福,潜意识里却会想,她幸福就好啦,反正又不是我,我那么兴奋干什么。
可以说,分担朋友不幸时,自己的情感多半是感性的;分享朋友的幸福,自己的情感多半是理性的。
朋友圈分享不是百无一益,如果你在你的圈子里是领袖式的人物,那当然可以同化一批人到你的高度,可以引领你的朋友圈整体质量更高。如果你还不是,那这个分享是否要使之有度。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照片,最能引起最广泛的人群情感共鸣,那就筛选后分享之;而其他的部分,要么自己私享,要么在朋友圈多做几个分组,让图片和文字在有限的范围内产生最大的情感效应。
前几天,有朋友私下跟我说:“好可怕啊,不就跟他一起开个会嘛,大家千姿百态的照片全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出现了。”请问你有这个毛病吗?没征得本人同意,就私自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朋友或同事的照片。虽然你并无恶意,也是善意分享,可是你问过对方,他是一个急于出名,想走红急到疯的人吗?一切的分享应该不打破别人原本安享的宁静生活。
我们身处一个泛媒体的时代,在晒各种感情的同时,请记得尊重他人的隐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无意被扬名立万,有那么一部分人,如我,还是想有一片宁静的空间不被惊扰。
到底在社交媒体上,什么可分享,什么该私享,这或许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