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下了一点雨,城市中心的步行街被冲刷得非常干净。美团外卖的骑手三五成群在街区的休息广场,盯着手机,相互闲聊,等待着下单的通知。在他们的身后,是这个城市的图书馆—前言后记。
前言后记,一座老城的西洋建筑,原安徽劝业场,又称“市政大楼”,三层砖木结构,坐西朝东,青砖扁砌,白泥勾缝,木顶黛瓦,典型文艺复兴风格的西洋建筑,是安徽省唯一解放前省府办公旧址历史建筑,有着百年历史。多年前毁于一场大火,几年前,得以在废墟上修缮重生,华丽转身,矗立在这个城市最繁华的街头。进入“前言后记”,很紧凑的布局,楼梯虽窄却不见拥挤,人们相互谦让着上行下往,放轻脚步,木梯无声。虽是雨天,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在看书,无顾人来人往,结伴而来的朋友小声交谈着,交换着彼此的意见;周遭很安静,读者自动将手机切换成振动或者静音模式;偶有年幼的孩童见到自己心仪的图书忍不住大喊,也被同来的家长迅速用手示意止语。
前言后记,用心为读书之人打造的一个城市的书房,在这个大书房,人人自律,言行举止变得有序。书,触手可及,不论靠墙的书架还是图书陈列柜,都是一个合适的高度和角度,供读者随意翻阅。前言后记,是丰富的,集图书,文创和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卖场,每一个房间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前言后记,是热情的,欢迎每一位来寻书和阅读的人,有书的地方就有或低矮或高脚的沙发和凳子,高脚凳上的浅阅,窝在沙发里的深读,不管哪一种阅读都是开卷有益。每每去,每每翻阅,总有很深的一字、一句或者一段印在脑子里,顿悟在心。前言后记,贴心服务无处不在,工作人员轻手轻脚在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巡回,随时整理书籍,适时为读者提供帮助。每一天都在书香中沐浴,自然比别处的服务员多了几分由内而外的蕙心兰质。木心说: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
《记忆场》在前言后记最显眼处,灰白的调子,封面上一条斑驳的老街,一个男孩似乎渐行渐远行走的背影,还没有翻开《记忆场》,就陷入了回忆,一张老照片给了我一个最完整的记忆,最纯真的情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小时候,家到学校必经之路,就是这样的一条老街,每天来来回回,上蹿下跳,总是被母亲呵斥不走正经路,数着青石板,踩着积洼里的水,总是又招来一顿骂,但是年少总是不长记性,再踩再乐再挨骂,却总是乐此不疲。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条老街早已不在,但是图片在,记忆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
《记忆场》400多页,大开本,拿在手上很厚重,是这座城池厚重的历史。书中对安庆历史街区所发生的人和事以图文的方式叙述,简洁明了,让历史不再枯燥。书中插入大量的图片,地点标注很详细,仔细看,努力回忆,想想现在的景象,和同来的朋友从书中的图片搜索着曾经的片段。从前,通过《记忆场》又一点一点地回来了,在《记忆场》里,又对这座我熟悉如肤的城市的从前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多的发现。书中很多图片都是纪实的手法,多是街头最真实的市井景象,质朴、自然、泛着生活的光影,呈现每一个街区独特的色彩。没有市井的城市是一潭死水,没有记忆的城市,纵然历经百年,依然是一座空城,一座空空的城。翻开《记忆场》,我看见晚清民国安徽省会安庆城市的文脉。
《记忆场》的作者汪军,初次见面,安庆文化大讲堂,台下,座无虚席,台上,他侃侃而谈,儒雅博学,一个满腹经纶的文化学者;再次转身,一个清晨,一个背包,一部相机,是他寻找这个城市老街旧巷标准的行头,俨然是一个孤独的历史文化寻找者,一块土砖,一片瓦砾,一捧泥土,在他的眼里都是这个城市前身今世的佐证。西洋建筑的寻拍,他和他的皖江文化研究会的团队坚持了五年,每一次寻拍总会有新的发现,每一次寻拍总有新生力量的加入,《记忆场》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寻找这个城市的记忆之路,是需要唤醒更多的宜城人去寻找这个城市曾经的历史。汪军,是持续研究和不断挖掘皖江文化最有力的推手。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学者,是要有使命感的。
前言后记里,一个小女孩懵懂地翻着《记忆场》,对一张照片看了好久,母亲在一旁提示,就是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女孩看看图片,又跑出去看看建筑,冲着妈妈大声喊:我明白了!眼神清澈透明。一束光从门外进来,照射在女孩的脸上和《记忆场》书架上,折射出一道最明亮的旧时光。没有人天生知道历史,历史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记录、去传播。汪军和他的《记忆场》,是这个城市历史的传播者。
前言后记里有一款网红奶茶:一杯便知答案。我试着写下:哪里可以找到《记忆场》?奶茶上面出现了四个字:前言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