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是个扎眼的字眼儿。很多父母自认为操心费力养育孩子,甚至是牺牲自我,得到的结果却事与愿违,孩子越大越不领情,有的还发展到亲子严重对立。表面上看,溺爱是父母付出的爱过多,超出了孩子的需要。然而,事情的真相是,溺爱源自父母的“自爱”。
心理咨询专家武志红在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时,将“本我”形象化的引用为“内在的小孩”。“内在的小孩”是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父母作为一个成年人,当其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合理满足,缺少关爱,这个“内在的小孩”就处于严重饥渴状态。如果此时父母没有觉知、缺乏自省,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潜意识的“我”,给以补偿。这个过程中,孩子主观意愿被否定、真实需要被忽视,父母的潜在需求被冠以“爱”的名义,强加给孩子。这就成了溺爱。
溺爱通常有两种:包办型、纵容型。
包办型溺爱的父母看不得孩子受苦,会想尽力替孩子安排好一切,几乎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很多。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不自觉地剥夺孩子自我探索机会,刻意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塑造孩子,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复制品,无视孩子的真正需要。无论包办型溺爱父母为孩子安排多么周祥,但始终是父母在主导,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感觉。于是,孩子无法在自身和外界的接触中寻找和认识自我,只能从别人的评判中获得答案。结果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迷失自我。在生活中,我们还会发现,包办型溺爱往往也是有前提的,父母替孩子安排好一切,需要孩子回报好的学习成绩,代父母实现愿望。一部分这样的孩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孩子长大了会发现自己是为别人活着;大部分这样的孩子缺乏对社会的感知和适应,终身无法离开父母很好地独立生活。
纵容型溺爱的父母不加选择地满足孩子所有意愿,孩子由着性子提要求,他们不加分辨,尽力满足。于是,这些孩子自我不断膨胀,缺乏界限感,欲望无穷,索取无度。慢慢的,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轻视别人,甚至轻视伦理道德和法律。这些孩子会被欲念控制,恣意妄为,成为“他人的地狱”和“社会的敌人”。放纵型溺爱环境中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往往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他们又太想成为关注点,于是通过违纪等不良行为,引起别人关注,譬如骚扰其他同学,给别人起外号,故意找老师麻烦等,成为问题学生。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出生就带有一个“精神胚胎”,就像一粒种子,它发育需要的养料就是“感觉”,“精神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天然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它会驱动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孩子的自发选择,有着深刻的含义。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活在丰富的感觉中。而当家长为了满足自己饥渴的“内在的小孩”,把自己的判断或感觉强加给孩子的时候,孩子的自身感觉进程被破坏了,相当于切断了孩子与所处环境的真实联系,孩子的“精神胚胎”无法获得养料,生命之花营养不良,甚至枯萎。
溺爱孩子的家长实际上是将自己挡在了孩子和世界之间,把“自爱”投射到孩子身上,而非真正的爱孩子,事实上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这也是现代心理学普遍认可的溺爱形成的心理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