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心语心乐心理咨询
2月15日,杭州《都市快报》五版整版刊登了一则题为《关少尘,我要跟你“脱离父子关系”》的声明。确切地说,是一封父亲写给90后儿子的信:与其向90后讲道,不如和90后一起胡闹!所以我决定,即日起和关少尘“脱离父子关系” ,成为“兄弟” !
新闻一经报道,很快就上了“热搜”。
网络上的评论很多。
有很多声音在指责儿子:
真不知道体谅父亲,太不懂事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亲为了和儿子亲近如此大动干戈,太不容易,当儿子的不能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苦心,太不孝顺了!
……
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 “孝道” 的国家,有这样的想法不难理解。
然而,孩子慢慢长大,这种和父母关系越来越冷淡的现象,其实并不少见。
有网友回应:只见慈母线,不见慈母针!针没扎身上,你不知道疼!
那些拒绝和父母亲近的孩子,就都是“白眼狼”吗?透过这一新闻事件,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又能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接下来,“心语心乐” 带您 :一张图看清亲子关系渐行渐远的秘密!
沟通层次: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深度上的层次,反应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近程度。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最亲近、最信赖、最喜欢的人。大家都曾有过:眼巴巴地盼着父母下班,缠着他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经历;
小时候,我们什么话都会对父母讲:妈妈,我喜欢你!爸爸,我想和谁谁谁结婚;我们愿意把内心深处的秘密统统对父母说。当时,我们或许并不懂得什么是 “孝敬父母”,然而,却想方设法和父母呆在一起,想要和他们分享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
孩子,其实一开始对父母是完全敞开、完全信任父母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亲子间的画风就开始变了!
究竟是一股怎样的神秘力量,让亲子间慢慢疏远,甚至达到形同陌路的程度?
01 拒绝孩子的“感受”
其实这一切,从孩子刚出生就开始了。
当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当他们不舒服了、不开心了就会用哭来表达。
父母是如何回应孩子的呢?
宝宝乖,不哭不哭!
这是什么?
这就是拒绝:拒绝孩子哭的行为,拒绝接纳孩子难受的情绪!
又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怕那个小狗。
妈妈一看,说:才这么小只狗,有什么好怕的呀,不怕。没关系!
或者说:别哭了!有什么可哭的?要勇敢!
所有的这些话,都是对于孩子感受的否认。
如果这样的话父母经常说,孩子就会知道:我的感受、我的情感是不能随便表达的。大人会觉得我不乖、不听话,觉得我不够勇敢。
小孩子慢慢就会察言观色,就会把自己真实的感受隐藏起来了,他们就会专门挑一些父母爱听的话说。
如此,亲子间的距离就拉开了。
02 拒绝孩子的“想法”
那么,当孩子谈起自己的想法、观点时,父母又是怎样回应的呢?
比如,有一天孩子从幼儿园回来,说:老师真讨厌,今天都不让我们出去玩。
父母很有可能会说:你怎么能够说老师呢?老师这不都是为了你们好?
“老师真讨厌”这是孩子的一个观点,父母这么说,就是在否认TA的观点。
更常见的场景是:小孩子都不喜欢和别人分享。
于是,父母经常会说:别小气啊!跟人家分享一下呗,大家都是小朋友嘛!
孩子的观点是,“这是我的东西,我不想和别人分享”,那么父母这样说就是对孩子观点的一个否认。
如果父母经常这么做,孩子就会知道:自己的想法、观点,如果说出来是会受到批评的,那孩子就不会再对父母说了。
亲子间的沟通层次,继续向外走 …...
03 拒绝接纳“事实”
当孩子真实的想法、观点不被父母接纳的时候,还剩下什么呢?
谈事实呗!
亲子沟通层次又向外走了一级。
此时,亲子间只能去说一些客观事实了。
那么在说客观事实的时候呢,父母又是如何回应的?
比如:孩子经常会丢三落四,孩子幼儿园回来说:我的新水壶弄丢了。爸爸妈妈会怎么回应?
啊?又丢东西了?怎么丢了?我不是和你说过,要把它放在……这都是要花钱买的,我和你爸爸每天辛辛苦苦去上班……
孩子只是说了一个“丢水壶”,然后就要听父母说一大堆的话,还要被责备。那孩子以后遇到不好的事情,还愿不愿意和父母说了呢?
所以,孩子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
如果觉得这件事情爸爸妈妈不会接纳自己的,那就不会说。那么,如果连“事实”孩子都会去有选择,都不能够对父母说,那么亲子间还剩下什么呢?
沟通层次继续往外走,那只能是“打招呼”了。
就这样慢慢地,父母对孩子的:不接纳、拒绝和控制,让让亲子间的“沟通层次”一路向外!
最后就到了“妈,我回来了!爸,我回来了”这样一个光打招呼的地步。
良好的亲子关系要如何保持?
“讲道理” 是一种很不好的沟通方式
总有一些父母,喜欢对孩子“讲道理”,却不知,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沟通方式。因为一旦开始“讲道理”,无论多么的“和颜悦色”都是在否认孩子的观点,试图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TA。
所以,不要去和孩子“讲道理”。
很多家长都会问:我的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怎么办?那心理咨询师经常会建议说:要和孩子建立一个亲密的关系。如此,亲子间才能自由地沟通。
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他们经常交流的东西必定是感受层面的。
当孩子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而哭泣。
温柔地抱着孩子,“刚才摔了一跤,感觉很疼,是不是?”
当孩子因为害怕小狗而哭泣。
蹲下来搂着孩子:“小狗的样子让你感觉有点害怕,是吗?”
当孩子因为没能出去玩而难过。
抱一抱孩子:“妈妈知道你今天其实很想出去玩,是吗?”
当孩子因为不小心丢了水壶而伤心。
摸一摸孩子的脑袋:“心爱的水壶丢了,觉得很难过吧?”
. . . . . .
温柔地陪伴,说出孩子的感受,然后静静地等待疗愈的发生。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从情绪中走出来,才有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总结。最重要的是:这种感受层面的沟通,会让亲子间的感情更好!
要从孩子絮絮叨叨的描述中,捕捉到TA真正的想法,或者体会TA内心的感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需要付出精力与时间,也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从孩子信赖与快乐的眼神中,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关于 “孝敬” 的真相
有网友说:自己对父母是“孝敬”的,但总觉得和他们亲近不起来,和他们在一起,常常都不知道聊什么。
有老人说:孩子平时也挺知道“孝敬”自己的。每周都会打个电话回来,可是基本问个“吃饭没”,2、3分钟就挂了,过年过节大包小包也都知道送过来,可是来家坐坐大眼瞪小眼的,也没有什么话好说。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孩子明知:自己的想法、感受、事实都会受到抨击与拒绝,那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孝敬父母”应是一种爱的流动,一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产物,是子女在感受到父母将爱流向自己之后的一种自然“回流”,是令人感觉幸福的。
而如果父母从小对孩子只有“要听话”的控制,没有“你怎么想,你感觉怎么样”的平等和尊重,那么当孩子慢慢长大,“孝敬父母”就仅仅是一种内心并不接受,但却必须照做的“行为准则”,那么,它就会像一段:只有责任、没有爱情的婚姻那般可悲,甚至成为架在子女头上的一道“枷锁”!
如此,一切就都变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