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同事张军很烦恼,见面就和我聊起来他儿子的事情来。
他儿子小学5年级了,去年过年一起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家里亲戚朋友多,和他儿子年龄一样的小孩有三四个。
大人们聊天,顾不上这帮小孩。结果,回老家5天的时间里,他儿子就学会了玩游戏。
回来后,就嚷嚷着让他给买个手机,说班里好多同学都有了。他没答应,结果儿子和他整天赌气。最后,他和儿子谈了一下,如果他好好学习,考试成绩达到全班前10名,每周可以在周末玩2个小时。
这样子,父子之间的关系才缓和了些。可老张也担心,不给他买手机,他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受到影响。
不知道你自己或者周围的亲戚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烦恼?
孩子想要手机,作为父母常常会担心手机会严重影响学习,不想给他买,但同学们很多都有,不给买也不合适,显得不合群,影响孩子和同学们间的交流。
比如我同事张军遇到的,孩子手机玩游戏的情况,他采取的方法要么是完全禁止,要么是限制他玩的时间。
有的父母,会采取和张军完全相反的做法,答应孩子买了手机,然后放任不管。
第一种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将时间用在学习上,不受手机游戏,手机信息的干扰和诱惑。
但这样做,也会让孩子不能体会到手机可以带来学习效果的提升,比如一些学习软件、视频资料等,也会产生不会用一些社交软件,不知道哪些信息更重要等,无法适应手机上海量信息的推送,对网络产生不全感。
第二种做法,弊远远大于利,放任不管,会让孩子很容易沉溺于手机游戏、手机视频娱乐中。当然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孩子不再烦父母了,父母可以刷自己的手机了。
最近看到中信出版社的一本书《孩子,别玩手机了》,【美】德沃拉.海特纳所著,作者是美国知名教育专家,多年来致力于育儿方面的研究,是探索数字育儿方法的领衔者。
书中对孩子玩手机,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和理念,非常有价值。
研究人员针对美国700个家庭做了调查,这些家长对孩子玩手机主要有三种态度:
一是,限制者。
二是,引导者。
三是,放任者。
限制者和放任者,就是上面提到的两种做法,那什么是引导者呢?
引导者就是,父母参与到孩子玩手机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和孩子一起浏览网站买东西,和孩子一起看视频。了解手机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视频里讲了什么故事?游戏怎么才能玩的更好?
这项研究最后的说明中指出:
最好的结果出现在家长积极引导孩子的家庭中,这些家长会知道孩子如何在数字空间进行互动,从而给予孩子更加现实和有益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真实的世界。
当父母有了“引导者”的意识和定位后,就会更好地对待孩子玩手机这件事。
这时,你可能会问了:“我也知道要陪伴孩子,需要引导孩子,可我就是不会做啊。”
书中提到了可以用下面三个步骤,更好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懂得如何更好地使用手机。
一.给孩子买手机之前,一定要谈条件。
二.孩子玩手机时,父母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可能会怎么做?
三.学会如何聪明地介入,而又不会让孩子反感。
首先,买手机之前,一定要条件。不是你考了全班第一名,就给你买,这种一次性条件。而是一种信任约定的条件。
比如,孩子想用手机和同学保持密切联系,这时,就要让孩子做出承诺,制定一个使用手机的时间表,每天多长时间使用手机,周一到周五不能玩游戏,父母有检查手机的权利。如果违反了约定,手机将收回等措施。
只有孩子取得了这种信任,才是获得手机的条件。这样也能培养他自己的时间管理、践行承诺等能力和品质。
其次,孩子玩手机时,父母要和他们在一起,或者和他们共用一个账号。父母的目的不是监视他们,而是要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提供些什么帮助,他们自己又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最后,学会如何聪明地介入,而不会让孩子反感。
1.开始介入。
可以问孩子一系列问题,了解孩子玩某个程序的意图。
比如,为什么要玩这个程序?为什么被吸引?准备怎么用这个程序?自己的个人信息有多少公开的?人们在程序里干什么?有没有你认识的比你大的孩子也在玩?他们觉得怎么样?
2.深入交流。
和孩子一起下载程序,安装程序,一起玩。
看孩子究竟对什么更感兴趣,是游戏中的打斗场面,还是和别人下棋的快感,还是不停地花钱买装备。
3.一起讨论。
可以讨论下面一些问题。
- 哪些应用不适合孩子玩,哪些应用太暴力,哪些应用太让人眼花缭乱?
- 使用新的应用程序的时候,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 在这个应用上,准备花费多长时间?花费多少钱?什么时间不能玩?
- 有什么样的隐私设置?
- 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密码。
- 陌生人联系你,你会怎么办?什么样的人,你会加为好友?
- 和别人交流是,你会说什么?不说什么?
当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相信孩子会更理性地玩手机的某个应用,也会更有准备去知道怎么应对一些情况,辨别好坏。
是不是这样,在手机上,父母也可以把生活、交际的智慧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