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本才看到封面若隐若现的一句英文“the fear reflex”,我的英文不好,将它直译为“恐惧的反射”。 可是我又傲娇的觉得,我这不正统的翻译比书名《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更贴近书的内容。
前一晚被蚊子扰了睡眠,今晚就算没有蚊子也担忧得睡不踏实;别说是在很远很高的墙上看到了,在键盘上敲出“蜘蛛”二字我都心头一颤直冒冷汗;向老板汇报工作前,我要大口喝下满满一杯水再连做三遍吸气、呼气;每每长假结束,我都要花上一天时间躺床上克服节后焦虑症;喜欢的人对我表达心意,忽然暂时性耳鸣,用那种“没听到”的表情作为回应......这本书真是太残忍了,一刀刀刺向我的记忆神经,经历过的所有的恐惧都一一浮现。
心生恐惧,有的显现于身体和表情的直接反应,有的埋在心里人会变得焦虑和束缚。所有的变化都如蝴蝶效应与外界发生关系,最后又反射回我们自身。前不久,蒋方舟和徐静蕾共同参加了一档谈话节目,她们俩在观众心目中都有才女的标签,爱情观却大相径庭。和徐静蕾的主动自主相比,蒋方舟觉得自己是“被选择”的一方,带着传统和不自信。被主持人追问后,蒋方舟道出上学时外貌遭到小混混“唾弃”的经历。别人的评价会影响我们对自身的认知,这种不自信其实也是恐惧的一种表现,恐惧别人不接纳自己和恐惧自己还不够完美。解决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用徐静蕾的话说就是:“别人给的压力是别人的事,接不接收才是你自己的事。”
比起看恐怖片或社会治安事故的新闻带来的恐惧,作者认为人们“假想出来的危险”才真危险。怕摔的人学不好自行车,有所畏就无所为。我学自行车的时间很晚,所以仍记忆犹新。不过我想大多数人的学车经验都差不多吧,最开始由一个人扶着车后座,面临的第一个恐惧就是怕摔不敢踩。当双脚习惯脚踏的节奏后,后面的人会偷偷的放手,我们平稳的前行一段距离后才感觉到后面没人,接着身体倾斜用(差点)摔倒终止了骑行。我想,用这个过程来形容人一旦缺失了安全感后的表现一点也不夸张。在好莱坞圈粉无数的洗衣店女王Mini曾说:“当你觉得自己是个女王,洗衣店也可以是你的宫殿。”
以上我列举的多是与自我认知相关的版块,书里还介绍了家庭领域和社会领域。其中的核心句子是“喜欢和尊重是两回事”,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和所有人,无论你刚刚做了一件错误的事,还是被谁的恶言所伤,你们都处于“最佳状态”。尊重自己可以提升认知,尊重他人能够带来信任,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尊重,哪怕你讨厌他。
当然,恐惧也不尽是坏处,也有它好的一面。例如恐惧平庸的人,就会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早期周杰伦还没有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我喜欢他都是偷偷的,害怕周围人的不理解,后来把网名改了,标榜自己就是喜欢周杰伦。才发现,这没什么啊,大家本来就是有着各自的偶像,社交又不全是靠追星建立的。反而在恰好遇到同样喜欢周杰伦的人时,彼此能加速熟络起来呢。
你在恐惧什么呢?不如列个清单,好的加以利用,坏的就慢慢攻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