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月份开始写文章,到现在已经断断续续有半年的时间了。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不论是写工作上的经验,还是写生活的经历,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要写出来。大学毕业以来,从来没有写过什么文章,毕业论文应该是自己最后一次写文章的时候了吧,我想很多人可能跟我有同样的状况吧,手动滑稽。
也正因为如此,起步的那个时候有很多很多话题,写的根本停不下来。
就这样过了大概2个月左右,我发现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就是我好想写不出来东西了,就算能写出来,也是在翻来覆去重复之前的观点。
看了别人的一些经验之后才明白了,原来是自己的输入不够,导致自己肚子里没有东西了,所以才没有足够的内容输出。
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前段时间开始便不停的找书看,听TED,看别人的文章,这样下来,情况确实好转了很多。这样下去确实也挺好的,有什么便写什么,脑袋里有什么想法就像流水账一样写出来。
我从小的时候就不相信「大纲」这样的东西,觉得一点用处都没有,好的文章、好的故事就是应该灵感来了之后一气呵成,根本不需要这些套路。
直到现在我依然是这么想的,不过我所经历的事情在慢慢打我的脸。
最近在写一些关于项目总结的文章,由于是跟设计有关的,需要一定的逻辑性,所以,在下手写的时候是懵逼的。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去一气呵成。
无奈,只能先多看别人的项目介绍怎么写,仿照别人优秀文章的结构,来写自己的文章。然后我很惊喜的发现,单是把「大纲」列出来,自己的脑海里已经隐隐约约知道要怎么写了。
这个瞬间,我突然明白了一直以来被自己忽视的「大纲」是多么的重要!
正好在最近的读的书《刻意练习》里读到了这样的观点。
作者把在介绍刻意练习的时候,把写作作为了其中一个例子,他把写作分为了两种类型:松散的写作方法和出色的写作方法。
松散的写作方法
我的脑海中有许多的观点,我把他们写下来,直到全部写下为止。然后,我可能会努力思考更多的观点,到了自己再也想不出值得写在智商的观点时,我才停下来。
这种方法非常典型,不仅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且许多并不以写作为生的人们都是如此。
写作的表征既简单又直接:写作者确定写作的主题,而且脑海中有各种各样的思考,通常,这些想法根据相关性或者重要性而松散地组织,但有些时候,则根据类别或者某些其他规律来组织。一种稍微复杂些的表征,可能包括刚开始的某种介绍,以及快结束时进行某种总结或概括。
这种写作方法被称为「知识陈述」,因为差不多是把脑海中浮现出的所有观点一一告诉读者。
出色的写作方法
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要搞懂写这本书的目的。希望读者从专业知识中学到什么?什么概念和观点是重要的,需要介绍?读完本书后,对于训练潜力的看法,会怎样改变?回答这样的问题,给作者提供了最初的大致心理表征,即写本书的目标,已经想实现什么、
其次,针对这些目标,想想有哪些写作方法可以达到这些目标,并且逐一衡量它们,看看哪种选择最佳。
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概括的方法。章节的顺序是带有目的性的,在这之内的是清晰的结构和逻辑。
作者给出的好好写作的规则就是:好好地写,事先创建心理表征(目标和方法),以引导你努力写作,然后监测和评估你的努力,并在必要时调整这一表征。
我觉得,作者给出的建议,就是我们中喜欢写作的人需要注意的地方。改变我们一直以来自来水式的写作方法,写作更像是在下围棋,应该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
不过,我们并不是写作为生的,所以我们可以从写作之前先确定大纲的方式,来慢慢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式,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