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常听父亲和乡邻闲聊教育孩子的话题,每次父亲的话语都不多,用四个字概括为慈严相济。那个时候还不懂他们谈话的具体意思,但可以在乡邻的眼里看出他们对父亲的认同和尊重。父亲是一个很严厉的人,也是一个很慈爱的人,还是一个倍受乡邻尊敬的人。
我姐妹九个,个个都在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健康成长,秉承父亲的思想和作为,正正派派做人,踏踏实实工作。受历史原因影响,众姐妹未能在学业上有所造就,但我们的性格和人品总让父亲欣慰,家风更令乡邻敬慕。
而如今我也早已成家,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了孩子的父亲。在孩子出生那刻起,我就想着自己也要和父亲一样,做一个好父亲,要把孩子培养好、教育好。于是,我开始了婴幼儿教育,每天晚上都要给孩子讲上几遍童话或人物故事,读上几遍古诗或《三字经》。尽管孩子还听不懂,但看着他认真听的那神情,仿佛也陶醉在我的故事和古诗里。从此,孩子已经习惯了要在我的故事或古诗里才能恬然入睡。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特别幸福,一种成就感在心底由然而生,也对孩子的未来满怀憧憬和期待。
记得在孩子三岁那年,我带着儿子回到了家乡创业,开始了父子俩的生活。早早的就要起床,给孩子做好早餐,然后送他去幼儿园。因为怕他在幼儿园吃不好、吃不饱,中午又得赶回家中给孩子做上可口的饭菜。一天下来,我总是穿梭在幼儿园和市场之间。有时候要出差,就把孩子送到乡下父母那里,让父母帮着照看。父母疼及我辛劳,要求把孩子留在乡下,交由他们带着,让我安心创业。可一看到他们花白的头发,又于心不忍。父母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再说这也不是他们的责任,自己的责任就该自己担当。
整整一年,孩子在我的教育和影响下越来越乖巧。清楚的记得,曾有一次牵着他走在大街上,我顺手把刚喝完的易拉罐扔在了地上,小家伙突然冒出一声:爸爸不文明,并捡起易拉罐扔进了垃圾桶里。看着文明的种子已经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根,我想着一定要呵护好,让他破土发芽,茁壮成长。再有每次带他出去玩,也从来不闹腾要买零食和买玩具,有时候看见有小朋友吵着他们的父母要零食或玩具时,孩子就会说:他们不听话,不听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每当听到这样纯真稚嫩的声音,心里总会觉得特别的欣慰和满足,无限憧憬,未来可期。
就在那年过完年,孩子他妈来电话了说,很想念孩子,想把孩子带在身边。我非常理解一个母亲的心情和对孩子的思念,心疼而担忧的把孩子送到他妈妈那里,从此孩子就开始跟着他妈妈一起生活,而我也开始了两地奔波。
慢慢的我发现孩子变了,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看电视。每到吃饭的时候,孩子也总是说:我不吃饭,我要吃零食。总有,每次我叫他写字的时候,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写字,写字那么累,我写不完。每次我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私下就和他妈妈商量,是否让孩子跟着我,由我带着孩子,跟我一起生活,这样可以让孩子戒除吃零食等等的一些不良习惯,更利于塑造他幼小纯净的心灵。然而,每一次的商讨在最后都会在吵架中结束。为此我常感苦恼和郁闷,眼睁睁看着一个充满童真、聪明可爱的孩子,一个应该有美好前景的孩子,在母亲的宠溺下,已经开始变的自私、狭隘、任性和胡闹起来。我,揪心的痛。
为什么孩子在短时间内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很快,我从他妈妈的行动以及所处的环境中找到了答案。一切与爱有关,与环境有关。他妈妈很爱他,即使孩子犯错了也从不骂孩子,并且在很多时候喜欢当着孩子的面,在他人的面前夸耀他,凡事也都依着孩子。再有,他妈妈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而且看起来就不管时间,全然不顾是否会影响到他的学习。还有她每次下班回家,或去学校接送孩子都要买上零食。使得我每次去接他的时候,开口就问:爸爸,带了什么东西给我吃呀?问得让我忧心忡忡。
很多习惯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养成,而这些,也是很多做母亲人的通病,她们特爱孩子,总怕孩子穿不暖,吃不好,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任何物质欲望。可是她们或许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样的爱将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性格的塑造造成极大的危害。
古代孟母的故事,总是声犹在耳。多么希望她也能象孟母一样,用一种精神和情怀去教育,引导孩子成长。让他自小学着自爱、自强和自立,从小教会孩子责任和担当,也让他学着塑造成长路上那个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