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记错,本人初次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是在中学课本上。过去了这么多年,不知这篇范文有没有前移到小学高年级去。因为就文字难易程度和文学水准来说,《桃花源记》和其真正代表作《归去来辞》相去甚远,小学高年级生理解起来应当毫无压力。但是理解力总是与个人的学识、阅历密切相关,未成年人的理解与成年人的理解自然也相去甚远。所以几日前我以成年人的角度再次读到这篇短文,自然地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桃花源记》原文是这样的: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读以后,想到了一些少年时无法想到的事:
1、从文学角度来看,当年印象最深的是这几个词: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豁然开朗等。大抵是以当时作为儿童的文字水平来说,这些词超级高大上,所以在无数的春游、秋游作文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以后随着年岁渐长,才渐渐明白,此文中真正的装逼利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2、从题材上看,当时东晋已经衰亡,刘裕即将代晋,故陶渊明这篇文章里说“避秦时乱”,绝壁有讽刺时政之嫌。这样题材的文章当年可以入选语文课本范文,必须说当年的社会敏感度较低,而社会容忍度较高了。
3、就故事本身的内容设定来看,该武陵渔夫并不是什么品德高尚的人,此人在桃源中又吃又喝,临别时,桃源中人叮嘱他不要对外面的人说起这个地方,结果呢?他出去时沿路做记号,到了外面立刻找太守报告,信用完全破产。但是话说回来,桃源中人也不是什么傻白甜,文章中只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为什么会迷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是因为桃源中人暗暗跟在渔夫后面破坏了他所做的记号所致,只要不是玄幻文,这是最合逻辑的解释。
4、故事本身是有bug的,文章中说桃源中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又说他们是”避秦时乱“,那么简单算一下,以公元前207年陈胜吴广起义为起点,到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年号中段(取公元386年),至少是593年的时间了。将近600年的时间,居然衣着没有变化?有这么神奇吗?如果我们确认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就只有一个解释:桃源中人并非真的与世隔绝。那么问题来了:他们隐瞒真相究竟是为什么?
5、这里就有一个可能的推论,而这是爱看小四文的中小学生所想不到的,那就是:刘子骥为什么会死?文章中说”寻病终“,但并未交待具体得了什么病。一般人可能就这么读过去了,但是对于知道图坦卡蒙王诅咒故事,受过《盗墓笔记》、《鬼吹灯》洗礼的好奇分子来说,读到”未果,寻病终“(翻译成白话是:没有找到,不久就病死了)时,绝对要开始嘴里冒凉气,后背出冷汗。而这,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的,因为文章最后一句话也可以成为佐证,凭什么其后就没有问津者了?难道全天下只有刘子骥一个人是好奇宝宝?真相只有一个:大家被刘子骥的神秘死亡吓住了。
6、所以,综合上面的分析,再引申开去,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桃花源并非真的世外仙境,桃源中人也并非单纯良善之人。这简直就是一个故事新编的绝佳题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