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件事,似乎每个人都懂,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不同的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却有很大的差异。
当将读书升华为一种生活艺术方式时,怎么样才叫懂得读书的艺术呢?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要懂得功利式读书法,到处看到有人教人如何“正确读书”。
而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先有目的,读一本书时要有个目标。
其实这类读书方式,在一些文人眼里不叫读书,叫做“学习”或更确切说叫查资料。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里,就提到读书的艺术其实是在于培植面目的可爱和语言的有味。而这类抱着求知目标而读书的,其实不能叫读书,而像是查资料。
这个观点不新鲜,黄庭坚也说了: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所以我的理解,除了我们学习型的阅读外,比如学生在学校上课时的读书,医生看医学书,程序员看编程书,不能算林语堂说的读书,我们暂且叫做学习;
虽然读书也是在学习,但这种读书是有很强目的性早获取某种知识。这时读书的心态有很大差异。
这类读书很难使人面目可爱,语言有趣。当然如有富有创造力和思想力的人能从中获得哲思则另当别论。
按林语堂说的真正的读书,可能需要具备下几点:
1.出于自己兴趣喜欢的,而不是出于勉强的态度去读书。
2.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换成自己的行为举止。
3.能引领我们进到沉思境界的读书
能够这样读书是幸福的,如此一比较,觉得自己的读书显得很是焦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