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们揣着糊涂装明白。
后来,我们揣着明白装糊涂。
谁都渴望爱情的无限保质,比起好好地去爱,有时,能够坦然地接受被爱似乎也是一种“能力”。爱,何尝不是人生这场宴席的宾客,有人本能地抗拒交流碰面;有人得过且过饮鸩止渴;当然,也有趣味相投的彼此,愿意相伴,共饮一生。
很多人在相恋时,都会充满期许;然而,折戟沉沙的故事难免也会上演。现代人对于“破碎”普遍的处理方式都是“放弃”,已经不崇尚“修理”,而更倾向于“更换”。曾经,人们信奉的恋爱信条是“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则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七夕在即,有人会被贴上“浪漫低敏族”的标签,他们似乎总是免疫于浪漫:被追求者示爱却浑然不觉,在怦然心动的时刻又故作镇定。浪漫不能当饭吃,但那恰恰是最打动人的瞬间。但是,不要追求”过度的浪漫“,剔除了浪漫里的真心,只留下浪漫交换后的“物质”。
蔡康永分享过这样一段话:“恋爱的纪念物,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手表和项链,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恋爱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在浪漫的纪念日里,“爱”可以是轰轰烈烈的仪式,也可以是心照不宣的磨合。只要用心,都是最好的浪漫。
“这一种思慕远方之情,早已跳出了人间的苦境!”潜心思量,有时思念虽苦,却甜过无人可思。“有一种希望太似绝望, 又何须再加提防! ”有些人,自始至终没有说出一句爱,很多话就烂在心里,脉脉不得语……
趁还来得及,再想想。
此刻,是否也有一首《致——》,给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