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丁塞利格曼的《真实的幸福》第二章-----幸福心理学,在文末他说,失败后就认命了,不再尝试或努力心的理状态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可能是一种单极抑郁症。抑郁症病人和无助者都显示出被动性,他们比一般人更悲伤、更焦虑。
但是实验中,有1/3的被试者永不放弃,不论我们做了什么,做多少实验,但也有1/8的被试者一开始就放弃了,根本不做任何努力。
悲观的人常常认为造成挫折或失败的原因是永久的、普遍的,而且全是自己的错。相反,乐观的人具有坚韧性,他们把自己所面临的挫折看成是特定的、暂时性的,是别人行为的结果。
我虽不是那1/8的天生悲观者,却也不是那1/3永远打不败的小强。为了避免习得性无助在我身上时常出现,我要开始刻意练习用 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在“把握灵魂,走向美好人生”一段中,作者与5岁大的女儿之间的互动,让作者突然明白自己是个坏脾气、爱抱怨的人,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要教育好女儿不可能通过校正她的缺点来做到,而是要培养他的优势,并从中引导启发她,利用自己的能力,使积极人格特质得意全面发展。
反思自己,我也是个10岁男孩的母亲,我同作者一样是个坏脾气、爱抱怨,并且焦虑、急躁的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总是忍不住要指出他的种种缺点,并一而再地在他耳边唠叨。
可是唠叨完之后的结果并不好,孩子依然动手能力差,没有自我规划的能力,散漫自由。即使他按照我的要求努力改正成我期望的样子,那不过是复制了又一个“不快乐的我”,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做母亲的总是希望儿女能比自己强,并非一定要挣钱更多,在社会上功成名就,而是要有幸福感。大概大多数做父母的都焦虑过度,因为自己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生怕被社会淘汰成边缘人物,所以会对孩子更加严苛,不允许他犯错,不允许他浪费时间,不允许他喜欢的一切。
孩子变成父母的木偶,任其摆布,更加没又生活的方向感。越是优秀的孩子越是讨喜别人,越是没有自我的快乐。虽然喜欢他的人很多,但是他慢慢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积极努力取得的一切成就并不能带给他多少的欢愉。
翻看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大多数都是教你通过测试怎样识别各种疾病,以及不同的病需要什么样的治疗。对于一个仅仅消极失落的人没什么可借鉴的,等到真的有一天被确诊生病时,这种书籍中的指导并没有什么参考性。
这让我想起扁鹊行医的故事,上医医不病之人,中医医欲病之人,下医医患病之人,并谦虚地说道,他的两个哥哥分别是上医和中医,被人誉为神医的自己只是个下医。
古代人的智慧确实是甩出现在人好几条街,现在的医院已经没有上医和中医,只有急于想要功绩的下医了。可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要学会自我救赎,不能等病入膏肓才想到医治。
任何病症从中医来讲都是血脉不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与身体的疾病类似的是我们的精神疾病。
如果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也就可以避免了很多悲剧的发生。幸福心理学就是要教会普通人正确面对困境,用积极的心态处理纷繁杂沓的生活,通过自我调整,走出困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失败与挫折是人生的常态,但是并不能说一定要消极遁世,而是要正确得面对失败,避开自己不擅长的,发掘个人的优势与美德,才是做家长应该灌输给孩子的思想。哪怕有一天抑郁、狂躁,那都像得感冒一样,预防不好时就积极治疗,逐渐摆脱药物与医生,还会是个健康的人。
人生不易,匆匆数十年,选择怎样生活都是自己的权利,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幸福度,就认真学习里面的方法,并刻意练习,成为一个乐观的人,不惧黑暗,勇往直前,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