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和呈现语文课程内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新课标设置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品味;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其中,文言文是文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学习也是语文语文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的重要一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呈现的文言文大多短小精悍、易于理解,旨在对小学生进行文言启蒙,为更高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虽是启蒙,虽是短小,小学语文文言文选段却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语言特性,具有独特的文学形象魅力,为学生带来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这完全符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内涵与意义。
《伯牙鼓弦》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短文。其语言符合古文“简而有意味”的特点,同时又包含着“伯牙”“子期”这样经典的文学形象,为学生的个性化审美体验提供素材与基础。著名特级教师张学伟老师在执教本文时,通过“整体感知”“层级朗读”“联想与想象”等策略,引导学生感受文言语言与文言形象的独特魅力。
一、依据学生自我感知,于“取舍”之间,打开文言学习入口
张学伟老师在其讲座《浅谈小学语文文言文学习路径》中曾提到:文言文的教学于何处“教”,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从何处“学”?答案有三。第一,学生已经会的不教;第二,教师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教;第三,学生半懂不懂,教师一教就会的就是“教”与“学”的关键之处。如此,观张学伟老师执教《伯牙鼓琴》时,也是做出了合理的“取”与“舍”。
首先是“舍”。《伯牙鼓琴》作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传闻与典故,学生也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本文的“字音朗读”与“文意理解”并不是难点。于是张老师舍弃了传统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正音”与“疏通文意”,而是直接进入文本,从“节奏朗读”和“语气朗读”入手,找到文言文学习的突破口。在课堂中,学生没有读好“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文言词汇尤其是语气词汇匮乏。这里就属于教学的起点,或者说是突破口,是老师“一教就会”的关键之处,也是张学伟老师的“取”。读好关键词句,就可进入文言情感体验的部分。张老师紧抓“喜”与“悲”,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体会伯牙与子期“惺惺相惜”之喜与“知音逝去之悲”。这里学生能够进行相对深入的体会,但由于文言文阅读量少,文言情感体验比较贫乏,“喜”与“悲”再读也是“浅喜”“浅悲”。这里张老师又进行了文言学习的“取”,“取”什么呢?取文言资料对文本进行“厚度”补充,其目的在于丰富、加深学生的“悲喜”体验。
二、反复朗读,抓住关键词,于“悲喜”之间,深究情感
《伯牙鼓琴》的“悲喜”情感体验也是一个难点。张老师在这一点上也是下足了功夫。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他运用了哪些有价值的策略突破这一难点,又有哪些遗憾之处。
首先是抓关键词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这里有相知之“喜”。如何体会这一“喜”?张老师抓住了“乎”这一关键语气词。何为“乎”?在李白的《蜀道难》里有“噫嘘曦,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面对极其巍峨险峻的蜀道,仙人李白也不得连发五个“啊”来感叹。经此诗句补充,学生瞬间理解“乎”是表示感叹的语气词。所以再读“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就能感受到“懂得之喜”。张学伟老师的处理是高明的,但是还不够。赵志祥老师也讲过此文。他对“乎”的处理在于音韵的把握。简单来说古文言文的语气词还具有音韵的功能,在朗读是声音要延长,延长之间韵味就出来了。“巍巍乎”是感叹、是赞美、是声音与画面的极致享受。弹琴的享受,听琴的享受,可不就是相知相守之“喜”!
《列子·汤文》中有记载: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曲每奏,钟子期辙穷其趣”,“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从中可知:志趣相投、心意相通乃相知相守之“喜”!
有多“喜”就有多“悲”。张老师给予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喜”与“悲”的对比阅读体验。在处理“悲”的情感体验时,张老师紧抓“钟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終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与鼓琴也。”这一关键句,补充冯梦龙《醒世通言》中伯牙赴一年之约得知子期已死后伯牙痛吟的文段,即“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文段配上音乐,营造出悲痛的氛围,对学生感悟“知音逝去之悲”有很强烈的促进作用。但尚且不够。赵志祥老师体会此情感之时,抓住一个“绝”字。何为“绝”,不仅仅是断绝,更是“悲痛欲绝”。《醒世通言》里还有言:伯牙闻言,五内崩裂,泪如涌泉,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於地。何为“悲”?伤心欲绝乃“悲”之极致。倘若学生闻此言,必能在悲喜之中,获得更加深入的情感体验。
三、资料补充,拓展阅读,丰富文言人物形象审美体验
伯牙究竟何许人也?子期仅仅是一个樵夫吗?瑶琴又是一把怎样的琴?真的是一把绝无仅有的世间珍宝吗?伯牙为了一个朋友摔碎绝世珍宝值得吗?这一切的答案都在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一卷“伯牙绝弦谢知音”。
在张学伟老师的课堂后半部分,引进了管鲍之交的故事。好,但是不够好。倘若顺势引出《警世通言》的“伯牙绝弦谢知音”,那么学生的阅读体验将更上一个层次。毕竟,在这篇文卷里,俞伯牙、钟子期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如此,我们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的“感受文学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之目标才能得知实现。
倘若再进一步跳出来,“伯牙”“子期”就不仅仅是人物形象,更是一种符号,代表“知音”的符号。孟浩然写到: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李白有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绝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正如鲁迅所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当以同怀视之。